在美国业务占比多?
美国市场确实很强大,但是要说占比高那是不可能的,中国作为全球工业体系里最完整的一个国家,在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大量的人口参与并创造着价值。 举个栗子:3M在中国工厂生产的口罩,可能最后流入了美国人的口袋里;同样美国的苹果公司在中国设立了厂子,为美国人输送了就业机会;
再者就是像阿里巴巴这样,直接收购美国企业,投资建立美国总部,招聘本地员工,促进就业; 另外现在也有很多创业者在尝试把中国的产品或服务出口到美国去,让中美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加密切。 所以题主所提到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应该是“中美贸易战”不是“中美经济战”。至于为什么是贸易战而不是经济战呢?这就要谈谈什么是经济了。 亚当斯密在他的名著《国富论》中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用来比喻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供给与需求的力量如何引导个体做出最优化的选择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这个理论被后来的经济学家们称之为“自由放任主义”(laissez-faire)。
所以经济学上所说的“经济”狭义上指的是与市场有关的资源配置问题,而不管这种配置是好是坏。比如我们在讨论日本的汽车进入美国市场会不会冲击美国的汽车行业时,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任何两个行业的相互冲击都是不可预测的;同理,像阿里巴巴这样的中国企业走出去会冲击美国的企业吗?这也同样是个没有任何意义的问题。 因为所谓“经济”的本质就在于资源的最优配置,而不管这种配置是否是最优的。 如果把亚当斯密的那只“看不见的手”比喻的手臂缩小成手指,那么我们今天所谈论的经济其实就是那个食指指端的部分——国际贸易。
所以说美国对中国产品的加征关税实际上是一种“恶”的干预,这种“恶”来自于政府之手,违反了“看不见的手”的原则,如果这种伤害性干预能够避免则最好不过,一旦不可避免,至少也应该加以限制。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依靠的是规模经济和人口红利这两个优势,通过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高效率的管理模式,逐步降低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产量,最终让价格保持相对稳定并有一定幅度下滑。但是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起来的“粗放型”经济是不能持久的,而且也有损于发达国家的利益。 所以中美之间其实并没有真正展开什么“经济战”,两国之间的斗争更像是文明竞争,是通过政治、军事、外交手段达成影响甚至改变对方行为的目标。至于贸易战嘛,打就打咯,谁怕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