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的几个术语?
A股中的几个常见名词解释:
1、“套牢”是什么意思? 套牢:买入的股票价格高于卖出价格,被套牢,简言之就是买得没有卖出去的价格高,处于被动的状态。如果股价继续走低,资金损失扩大;若股价上涨,仅回到原先买入价,反而赔钱了,这种被动状态就叫做“套牢”。 A股的交割制度决定了一般投资者不可能实现低买高卖的理想过程(在A股市场上,股票实行的是次日交割制度),因此只要买卖存在差价,就一定会被扣除相关手续费,导致实际收益受损甚至为负值。
2、什么是涨停板? 涨停板:交易日中股价涨幅达到上限(当日收盘价不低于昨日收盘价10%),被限制交易,直到下一个交易日才能进行买卖操作。通常股票涨停时,其成交价格都不再变化。
3、什么是跌停板? 跌停板:同样是在交易日中,股价跌幅达到下限(当日收盘价不低于昨日收盘价15%),将被强制停盘,直至下个交易日。通常股票跌停时,其成交价格不再变化。
4、如何运用市盈率和市净率判断个股价值? 市盈率和市净率是评价公司估值的重要指标。一般地,对上市企业的估值,可用市盈率方法计算。具体公式如下: 市盈率=每股市场价格(P)/每股净利润(E) 其中 E=年净利润/250 (若季报未公布净利润则用营业利润代替) P=最新市值或市值/流通股数 如果不考虑风险因素,我们投资一只股票最多可以付出的成本就是股票的市盈率。假设我们准备以6万元投入某只股票,而该股票的市盈率为9倍,那么我们可以得到的预期收益是: 60000/9 = 6667元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以6万元的资金投入某只股票,预计每年可以获得6667元的收益。当然,实际过程中要考虑更多的情况,比如当前是否处于牛市,或者企业是否存在隐藏的风险等。但不论怎样,市盈率是我们投资时重要的参考依据。
对于新上市公司或者尚未盈利的企业,可用市净率来进行估算: 市净率=每股市场价格(P)/每股净资产(B) 其中 B=年末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总计/流通股数 P=最新市值或市值/流通股本 这个数值反映出该公司目前资金利用的效果。一般情况下,资金利用效果好的公司,它的市净率会比较高。但也有时相反,这是由当时的经济环境决定的。当经济形势较好且通货膨胀较高时,企业资金紧张,这时良好的资金利用效率反而导致高的市净率;反之,在经济低迷时期,市净率低往往意味着较好的资金利用效率。 但需要注意的是,单纯的比较不同公司的市净率是没有太大意义的,一定要与同行业的公司进行对比。同时也要注意,由于财务数据显示的是过去的经营状况,而有时的市场反应却是基于对未来的预期,所以两者不能简单相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