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上海落后吗?
先引用一段官方数据,再来分析: 从全国来看,上海的排名并不理想。《2018年全国50个城市创新的指数报告》显示,上海的创新指数位列第14名,比广州落后了7个名次;与北京、深圳这种科创头部城市相比,更是差了10几个名次。 当然,上海也有自己的优势领域,在“企业创新活跃度”这一项中,上海凭借98.6的高分位列全国第一。不过,这其中的原因也很值得玩味——上海拥有大量研发人员,却并没有发挥出这些人才的作用,导致企业的研发投入偏小,只有5.8%的研发经费转化为科技成果,在全国处于垫底水平。
个人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上海的人口结构问题。作为一个成熟的国际大都市,上海有着全中国最高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人口数量为3186人),并且老龄化程度也在逐渐加深,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64%,远低于广州和深圳的比重。这意味着,相对缺乏劳动力的上海难以像其他城市一样,用高成本的劳动力去换创新。
2、土地成本过高。虽然拥有全国最贵的地价,但上海市仍然通过拆掉老旧房屋并补贴给原住户来满足城市发展建设的需求。据估算,为了维持现状,确保每个市民不受损失,上海每年需要支出503亿元的土地拆迁费用。高昂的基建成本,也使得上海的企业运营成本居高不下。
3、过度依赖政府投资。作为全国财政收入最高的省份之一,上海却将大部分钱花在了公共福利上面。2017年,上海的公共财政支出达到2497.5亿元,是创新最活跃城市的两倍之多。巨大的公共开支,挤压了企业发展所需资金,而企业投资的偏低又反过来影响了上海的创新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