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企业被银行搞垮?
前两年,和某银行的部门领导一起吃饭。他和我感慨,现在企业太难做了,资金供应不上,贷款审批难度太大。我问他那几年他们做了什么,他说这几年他们没有做企业贷,全部做房地产和政府平台了。
我当时就很疑惑,问为什么企业不找你们融资呢。 他说很多优质客户去了别的银行,因为别的行给的利率低。 我说你们的利率也不高呀! 他说,是的,但是我们没有额度给这些优质客户,全部给了房地产和政府平台。因为政府平台和房地产好操作,容易放款。
后来细想,这其实就是企业信贷市场集中度提升的过程,优质的中小企业获取贷款的难度在大幅增加。其实银行的放贷逻辑并没有变,还是那一套以房地为代表的抵押贷款的逻辑为主,只不过以前给中小企业的额度变成了给房地产和政府平台的额度。
那几年,各大银行的房贷部、中小企业部都是最牛逼的部门,跑业务的人最多,签单最多,奖金最高。 然后就是资管部的天下了,各种非银金融机构的业务都要做一做,不是投资债券就是收购不良资产。当然,收益也是最高的。
再然后就慢慢下滑,到现在的各个分行都在做同业,因为能够做的业务太少了,利润也薄。 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虽然银行把房地产作为重要业务的领域,但是真正能拿到地,盖起房子卖出去的开发商却越来越少。
原因也很简单,金融资源(贷款、信托等)集中度提升的同时,销售市场和购买市场的集中度却在不断下降。 那些优质的房地产企业,像招商蛇口、保利地产、世茂集团等等,他们的生意并没有受到影响,反倒是一些区域性的房企,在市场中的份额越来越小。
所以本质上,还是企业的融资环境和渠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优秀的企业越受金融机构的青睐,差的企业越来越难以获得资金的支持。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最终反映到市场上,就是优质优价的体现,也就是常说的马太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