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平房有投资价值吗?
老平房,尤其是没有重新装修过、保留原来结构的老平房,我觉得是有一定价值的,而且我认为这样的房在未来几年一定是供不应求的,所以价格水涨船高也是必然的 先来说说为什么我会觉得老平房有价值呢?这还得从这些年北京城的建设来说起,众所周知北京这几年的房子主要是以高层、板楼为主,这种楼房的容积率高,建设的速度快。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环境问题,由于高楼大多是板楼,上下不通透,一层变两层,这就使得很多小区变成了“筒子楼”,居住的人多了,人均绿地少了,生活环境变差了。
反观平房的优点就出来了,一是冬暖夏凉,对于老年人来说是十分友好的;二是房屋户型多样,有四合院也有独门独户的小院儿,可以满足不同人的需求;三是院落感强,相对于住在高楼里来说有人把院子进行改造打造成自己的天地是再幸福不过的事儿啦~ 所以我觉得老平房还是有很大的潜力的!
可能有的人会问,现在有很多城中村或者旧村正在进行改造,是不是意味着以后平房就更少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因为北京的规划是多中心化发展,也就是在城市周围建立卫星城,而这些新建的卫星城内是会保留一定数量的平房的,因为这些平房才是“北京特色”,这才是真正的“有容乃大”啊~
因为旧城区改造,如今在北京,新式四合院已是一房难求,老四合院也只剩下老城区的二环以内了,尤其是东城区、西城区和南片的前门地区是老四合院的精华地区。
四合院作为全国之首都北京特有的一种民居形式,而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建设的发展,老北京的平房已越来越少,再加上北京老城区人口比较密集,交通已经非常拥挤,再拆除四合院建商品房和大厦已经不可能,所以北京平房及四合院具有了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目前,四合院在北京可租赁(包括私产)与经营的院落仅2400多处,可利用(即能出租和经营的)院落仅500多处。
从世界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看,人们在经历了钢筋混凝土森林下现代城市生活后,会越来越多的希望追求回归自然和具有历史文化沉淀的住宅。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的不少外国人就开始喜欢上了老北京的平房和四合院,其中美国驻华使馆、英国驻华使馆、德国驻华使馆、瑞士驻华使馆等先后购买了北京灯市口、五四大街等处的平房院落,作为使馆职工的住宅。
其实北京很多普通的老百姓也一直非常喜欢住四合院,特别像老北京的退休老人更喜欢住平房四合院。随着北京四合院和传统院落、胡同被成片成片地拆除、消失,能住上四合院的北京人是越来越少。北京的四合院文化,四合院居住情结深深留在北京人的心中,因此,未来北京四合院还会有更多的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