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基金投资如何选择?
对于题主的这个问题,其实需要考虑的因素还是蛮多的,我这里重点说几个。 首先要考虑的是项目所在的市场前景。通俗点说就是这个项目做得好不好的问题。如果市场前景好,那么即便现在不太成熟,也有成长的空间,当然值得投入;相反,如果一个市场本来就有很多公司已经做得比较成熟了,那再进入可能就有点迟了。
其次要考虑的因素是团队的力量。这主要是指项目的执行能力如何,这个团队是不是能够把一个项目做好做好的团队。这一点和上面的一点有些重合,但其实不然。比如说一个企业创业期可能因为创始人个人的原因而发展缓慢,但当企业进入平稳期的时候,因为管理得当,有可能迎来快速发展的阶段。所以看一个团队在关键时候的能力表现也是很重要的。
再者就是要分析一下自己的资金是否合适投资该类型的项目。有些人可能会想当然是先募资然后投到市场上,但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的资金在peprocess里面到底处在什么位置,比如说如果我们只是5%的份额,而其他85%的投资者都是像我们一样的个体,那我们的话语权实际上是很弱的。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意见其实并不重要,决策往往并不会向我们倾斜。而且不同的投资人有不同的投资期限,有的可能需要5年,有的是7年,有的则是10年甚至更长。在这期间如果有好的项目,他们肯定会优先满足自己投资期限已到或者是接近的投资人,而不是我们还处于初始阶段的资金。所以我们在考虑自己资金是否适当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这些问题。 最后要强调的一个因素就是信息差的问题。我相信题主问这个问题肯定是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想法和认识。这个时候建议进一步挖掘信息,看看有没有其他的一些内幕消息或者特殊的情况出现。有时候一些看似很普通的事情也许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些信息的获取有的时候可能比上述的几个要素都更重要。
以上都是我作为一个多年从业者对于这个问题的一些粗浅的认识。欢迎一起讨论。
投资管理团队是核心因素
投资管理团队是投资于PE基金的关键考量因素。目前国内市场上的PE基金多数尚未形成专业化、程序化的投资决策和管理机制,项目来源、投资决策、投后管理和退出渠道等仍高度依赖核心人物及其人脉关系,尤其是对处于发展早期、处于细分领域的私募股权基金而言,基金的规模较小,专业化和程序化的要求相对不那么重要。因此,选择一支优秀的投资管理团队,其核心成员既具备专业的投资知识,又具有丰富的产业经验,能够为被投资企业带来全方位的增值服务,投资于其管理的PE基金,长期来看将获得更高的资金回报率。
关注管理团队的稳定性和激励约束机制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容易出现团队成员频繁变动的情况。因此选择投资于稳定的管理团队是相对安全的。基金的管理团队应当有明确合理的进入和退出机制,有相对完善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其薪酬体系应能很好地保持团队的稳定,又能有效地激发团队成员的潜能。
对创业投资(VC)基金要重点考量投资决策委员会
对处于中后期阶段的投资于已相对成熟企业的PE基金,其管理团队具有比较明显的特征,即投资经理一般兼有董事的职责,投资部和投后管理部的职能部分重叠。但是,对于投资于成长性较高科技和创业企业的VC基金而言,其管理团队具有很大的不同,其核心成员是投资决策委员会(IDB),在进行项目投资和退出时,通常采取专家决策的方式,成员来自于具有丰富相关产业经验的专业人士。而投资部、投后管理部和研究部等部门负责具体的投资、增值服务和项目筛选及研究工作。因此,对VC基金的投资,IDB的稳定性将成为基金稳定性和持续盈利性的基石。
参考业绩报酬的计提基准和是否具有“回拨机制”
与国外的PE市场不同,目前国内投资于PE基金的出资人,以国有企业为主,这类出资人对于“浮动收益”具有天然的排斥性(其基本原因是,如果投资失败,出资人将面临严厉责任追究)。因此目前国内多数的PE基金仍采取“固定收益+业绩报酬”或者“单一业绩报酬”的分配方式。在业绩报酬的提取基准的选择上,主要采取“单利门槛收益率”(通常为8%—10%)和“追赶”条款,少数基金采取“双利门槛收益率”,并辅以“追赶”条款。在分配收益时是否具有“回拨机制”,也是出资人应重点考量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