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政府债务基金?
2018年,全球公共财政报告出炉了。 该报告显示,在评估的176个国家中,有45个国家的公共资产负债率(负债/GDP的比值)超过了100%。这意味着这些国家用于支付利息的收入超过其税收收入,而债务余额则相当于这些国家GDP的百分之百以上。 这45个“高负债”国别中,既有意大利、葡萄牙这样的欧洲国家,也有沙特阿拉伯和土耳其这样的中东国家,还有肯尼亚这样非洲国家。 而在中国大陆地区,这个数据是63.5%,超英国近30个百分点,超越日本接近20个百分点,仅低于法国、德国和美国,排在美国之后的韩国和中国香港(地区)的债务水平也高于中国大陆,分别只有37.5%和37.4%。 中国政府的债务问题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根据财政部最新的《中国财政政策报告》显示,2013年至2017年间,我国的公共债务余额从21.8万亿元提升至34.05万亿元,年均增幅达8.9%。 在地方政府方面,2013年至2018年的上半年,地方公共债务规模也从7.9亿元上升至11.95万元,增幅达到50.7%。 但是,与国内舆论普遍担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同,国际上的主流观点并不认为中国的政府债务风险处于很高的水平。
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称,与中国相似的亚洲新兴市场国家中,约有60%的国家政府杠杆率(政府债务/GDP的比率)高于中国政府,因此将中国政府债务与国外政府债务相提并论并不适当。 除了比较政府债务的绝对规模以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更倾向于使用“负债率”(政府债务/GDP的比率)来监测一国政府的偿付能力。对于政府来说,其偿付能力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收入来源是否足够支撑利息支出;二是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流清偿到期债务。
一般来说,当一国的负债率降至GDP的30%以下,国际上的通用准则就认为政府拥有充裕的资金来保障债务的偿还。而根据IMF的数据,中国在2017年的时候,这一数字为54%,到2018年第二季度则进一步下降至52%。如果考虑到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以及政府控制下的国有企业的融资优势,中国政府的偿付能力在全球范围内都处于相对不错的水平。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都属于公共部门债务人,两者的债务状况经常被一并讨论。但是,由于中央政府具有发债的自由裁量权,它可以自主决定发行国债的数量和时间,因此债务风险实际上主要是由地方政府承担的。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稳增长成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而在当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下,政府债务的规模和风险都将继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