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互惠金融吗?
明确一点,美国不是互惠金融国家。 什么是互惠金融呢? 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定义为例: 在一个开放的贸易体系中,一国对外资产的流动通常与该国净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化成正比。如果某国经常账户出现赤字(盈余)且贸易部门受到冲击时,其外汇储备的流动就会对平衡国际收支起重要作用。此时,该国的政策行动就可能导致其他国家的政策反应,从而形成政策协调。这种由于一国外汇储备变动而引起的其他相关国家政策的连锁反应,就是“互惠”效应。
可以看到,互惠金融是有前提条件的——在一个开放的国际贸易体系之下,并且要依赖于政策信息在金融领域的实时传递。事实上,国际贸易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套基于信息的交易系统。因此当信息不能及时有效传递的时候,或者一国的贸易体制并不是建立在完全市场原则基础之上的时候,互惠金融就不复存在了。
美国显然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国际贸易的基础是一套完善的信息传导机制;同时,美国并没有设置贸易进出口的限制性措施,例如我国会根据汇率的情况调整外贸的进口额度,美国则没有类似的机制。因此在美国发生贸易逆差的时候,美元流向海外,通过资产价格的变化刺激他国出口,是符合逻辑的。
当然,这只是在理论上解释为什么美联储降息会导致人民币贬值,实际的情况可能会更为复杂。但无论怎么样,美国作为一个经济一体化程度很高且国际贸易体制完善的发达国家,确实符合互惠金融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