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率怎么算?
证券化率指一定时期末现存各种有价证券票面总金额与国民收入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它反应了一定时期内证券市场发展的程度。证券化率是反映一国(或地区)虚拟经济对于实体经济的比例关系的指标,通常用证券总市值占GDP的比重来衡量。证券化率可以用来表示GDP中可通过证券化渠道筹集到资金的比重。
证券化率反映了一定时期内证券市场发展的程度,同时它又受经济规模和经济结构的制约。各国的国情和经济体制不一样,证券化率也各有特点。
证券化率是各国资产形式变化的重要指标。一个国家的资产形式向证券化转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发达国家因为有比较好的信用环境,金融中介机构也比较发达,居民对证券的了解和接受程度比较高,因此其证券化进程比较早。自70年代起,这些国家的证券化率便进入高速增长期,在过去三十年里,证券化率增长最快的是美国、英国及荷兰,增幅分别达到550%、500%及450%,而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美、英两国的证券化率始终低于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