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的资产等于负债吗?
就目前全球的大多数国家来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央银行的职能已经日益集中于宏观调控,特别是货币政策的决策和实施方面。而为了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中央银行就必须拥有相应的独立权力,特别是货币发行和信用管理方面的权力。中央银行作为政府机构的组成部分,要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并保持其独立性,必要的财力支持是不可少的,而中央银行独立的财务核算权和收益支配权则是其财力来源的保证。所以各国的中央银行在实际中一般都按照企业会计的核算模式来进行财务核算。
而在企业的财务核算中,“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是其最基本的核算公式,也就是企业所拥有的资产在数量上一定等于其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和。从另一方面来说,该核算公式也可以体现出拥有企业财务资源(即企业资产)的主体要么是债权者(即由企业负债所体现)要么是所有者自身(即由所有者权益所体现)。所以中央银行的资产也等于其负债和国家所有者权益之和。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发行银行券是中央银行的独占权利。因此,国家授予中央银行发行通货的特权实际上是对中央银行的资本金拨付。因此,我国中央银行资本金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国家资本”,西方国家所称的“发行准备”、“流通通货”等均应计为国家资本的增值,作为中央银行的所有者权益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
另外,现代中央银行都实行独立核算,在从事公开市场业务、再贷款和再贴现等业务及办理其他金融管理与服务过程中获得的收益是中央银行的事业结余,也计为自身的积累,同样作为所有者权益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与之相对应,央行的负债即为发行的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