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性资产有哪些特点?
所谓货币性资产,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以及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根据定义,货币性资产有如下特点:
一、货币性资产的效用(功能或作用),仅以货币度量,而不取决于该资产的持有目的或意图。例如,应收账款,根据合同约定,债权方应收到的是一笔款项,超过该笔款项的部分,不可能存在收取的可能,无论债权人用该笔款项用于购买货物、偿还债务、对外投资等。
二、货币性资产的受通货膨胀影响较小。例如,现金、银行存款,无论通货膨胀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怎样,只要在规定的还款期限内偿还,就不发生数量变化。而存货的“待实现”购买力在通货膨胀下要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减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在通货膨胀初期,如果以“待实现”购买力口径计算,也面临“待实现”购买力减少的危险,但在通货膨胀后期,企业面临还款困难时,若企业以市场利率计算应计利息,上述货币性资产的“待实现”购买力实际并未减少。
三、货币性资产的未来金额是确定的或者可确定的,或者固定不变的。例如,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其未来收到的利息、本金是确定的,如果未发生减值,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与其账面价值相等,即其账面价值按照未来现金流量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量。企业持有货币性资产,不寻求升值,而是追求按期完全收回本金和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