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资产是要重组么?
收购资产本身是一个非重组行为,但其可能为公司创造了一个重组机会。例如,一家公司(称收购方)对另一家(称被收购方)某些或全部业务或特定的经营活动感兴趣,可以购买其资产。其结果是,收购方将拥有这些资产,而被收购方将被支付价款。
在一次资产收购中,可以出售特定的项目(如一项投资或一处工厂),也可以出售业务所必需的所有或绝大部分的资产(如所有存货、厂房和设备、特许权、知识产权及客户名单)。
一项资产可按所订的条款进行买卖。例如,对购买的机器设备,可由出售方安排在原地运行。如果机器设备必须搬迁和重新安装,可由收购方负责,或由出售方负责。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按现状购买机器设备(“现有状况”条款下,不得要求赔偿损失,并承认资产可能有缺陷)。
公司出售资产可迅速回笼资金,而又不必增加负债。出售资产所得可能用于偿还债务或再投资于更有利可图的业务或业务部门。出售资产所得还可用于支付股利或用于重新购置新资产。如果出售有较大亏损的业务部门,其结果可能是提高了盈利能力并改善了公司的现金流量。如果一家公司(或一个业务部门)需要裁员,它可以将自己(或这一业务部门)的资产整体出售。出售整体资产,特别是出售处于大而复杂的业务中的一个小型业务单位的全部资产,将简化协商和处理问题。
出售资产,无论是部分业务还是全部业务,出售方通常都会继续存在。因此,与在兼并或出售股票的情况下相比,与员工、供应商和客户方面的摩擦通常较少。由于出售方仍然存在,因此可以安排出售方继续供应零件、工具、设备和提供特别的服务,而且可以继续使用(例如)商标及其知识产权。出售方和(或)其管理层可能会留任相当长一段时间,以便协助完成业务(和客户的)转换。
出售部分还是全部业务的公司可以保留其名称和商誉,甚至可以保留其客户(如果客户在原地继续接受服务的话)。因此,出售方的管理层可以继续从事他们所熟悉的业务,而且可能不必从事他们还不太熟悉的业务。如果由于在出售股票的情况下新雇员无法留住主要客户,而不得不花费精力来发展其他业务,那么,出售资产而不是出售股票可能更为有利。由于在一些情况下出售股票与出售资产所得可能相等,所以出售资产更为合适。如果出售方是一个跨国企业,其在美国的子公司出售其美国资产并将所得汇回母公司要比出售公司的股票然后将股票出售所得汇回母公司容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