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贷款为何这么难?
银行和农信社对农民贷款难,难在对农户缺乏有效信用管理。一是无法有效收集农户信息,包括没有科学的农户家庭资产和收入的计量工具,没有农村信用体系的支撑,无法有效掌握农户信息、计量农户信用、防范金融风险,难以达到农户贷款“小额、流动、分散”的理想状态;二是没有可靠的违约约束机制,由于农户贷款缺乏抵押担保,一旦违约,银行和农信社很难到农村追偿欠款,仅凭传统的清收方式根本达不到约束效果,因此在办理农户贷款时十分谨慎,存在惜贷、压贷、拒贷现象。同时,对农户贷款管理缺乏针对性,主要体现为对农户贷款的管理与管理企业贷款没有区别。
农民贷款难的原因分析:
第一、农民本身收入较少,而贷款多属种养业,抗风险能力不强,出现风险后归还贷款本息存在很大困难。
第二、农民的自有资金普遍较少,因此所需贷款额度往往超过自有资金数倍,超过了金融机构对贷款担保抵押的要求。
第三、农民贷款的种养业普遍缺乏科学的管理,种养技术不过硬,出现风险的可能性很大。
第四、农民缺少法律和诚信意识,对贷款的契约精神严重不足,导致归还贷款的意愿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