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贷款利率下降原因?
再贷款利率调整原因:
央行解释称,这是“为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发挥价格杠杆在促进结构调整中的作用”。目前金融机构存贷差较大,而降息后存贷款利率变动幅度不同,存贷差将继续扩大。在这种情况下,再贷款利率适当下调、再贴现利率适当提高,可以推动存贷款利率正常化,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另外,降低再贷款利率,实际上是调低了再贷款成本。当前,中西部地区以及农村地区,信贷资金供给相对不足,而这些地区正是使用再贷款的主力,因此利率下调也将鼓励金融机构在这些地区增加信贷投放,发挥价格杠杆在促进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下调再贷款利率有助于发挥再贷款的政策支持引导功能和价格杠杆的作用。
一、有利于解决好“三农”、就业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资金需求,促进信贷资金回流“三农”,保证“三农”资金供应总量稳中有增。
二、有利于加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金融支持的政策力度。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中西部地区经济比较落后,自有资金缺乏,需要增加对外部资金的筹集和运用。下调涉农和微型企业贷款再贷款利率水平,有利于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的负债成本优势,保证信贷资金回流本地,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有利于有效解决小企业(微型企业)面临“融资难”和“贷款难”问题。
四、有利于农村信用社加强管理,防范风险,实现改革和发展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