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贷款利率原因?
主要是因为农业贷款资金需要量大,资金需求分散,户口不在当地,自然灾害较多,还款无保证,管理复杂,农业贷款成本大大增加,而其利率又严重背离成本。因而,有的信贷员有意无意地给农村贷款“挂账”、“断档”,甚至放弃农业贷款。
从农村的现实情况看,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现行利率,许多农户的贷款利息需要靠非农业收入偿还,而相当一部分农户非农业收入较少,一旦出现灾病年景就会无能力偿还贷款,迫使其将利息转到本金上,本金也难以全部还清。农民被迫接受这种高利率,并不是农民自身有充分的选择自由,而是受制于我国目前金融体制所产生的“金融排斥性”。
在现有制度安排下,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市场实际上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加之,我国农户尚不具有抵押自身资产的能力和习惯,贷款行为处于政府、金融机构和农户三方非自愿非市场非交易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