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员工持股企业?
一、什么是“全员持股” “全员持股”,又叫作“工股份合作制”或“工人股”,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作为资本金,直接划入股东账户,形成职工个人名下的股权证书,从而成为公司的股东,参与公司经营和投资决策,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一种形式。
二、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目的 1.减少代理成本,增加经营效率 最直接的目的是降低代理成本,因为如果所有者与管理者合二为一,则可以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所有者对管理者监督成本;通过员工持股的方式将有助于提高经营者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解决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2.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双赢 推行员工持股制度可以使得员工的收入增加而不只是单纯的工资增长,因此有利于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对于员工来说,除了可以获得工资、奖金等报酬外,还可以享受到股票增值带来的收益;而对于企业来说,则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和企业竞争力。 三、实行“员工持股计划”应注意的问题 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在具体操作中还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处理好内部与外部关系 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在具体操作中要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同时,还要考虑到行业特点、企业发展阶段以及市场等因素,充分论证计划的合理性及可行性。
(二)合理确定资金额度,建立合理的定价机制 资金额度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员工持股计划”能否顺利推行并取得预期效果。在启动“员工持股计划”前,企业应认真分析研究,明确所需资金的数额。 与此同时,还应对持股对象的身份、数量等进行界定,并在此基础上确定相应的定价机制。对于内部入股而言,可以通过协商或直接核定成本价等方式进行估值;而外部引入投资人时,则一般按评估值确认。
(三)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提供法律保障 “员工持股计划”的推出与施行离不开相关政策及其配套措施的支持与帮助。为顺利推行此项工作,相关部门应当出台相应指导意见供实践参考,同时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确保该项工作健康平稳地进行。还应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给“员工持股计划”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