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模式有哪些类型?
1、按照组织形态分类,可以分为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
2、按照投资标的分类,可以分为股票基金(Stock Fund)、债券基金(Bond Fund)、货币市场基金(Money Market Fund)以及混合型基金(Mixed Fund);
3、按照投资理念分类,可以分为主动管理基金和被动管理基金。 当然上述分类方法不是绝对的。比如一只基金同时投资于股票和债券,则称其为混合型基金;但是其中的股票部分占比大于50%,则又被称为股票型基金。另外,虽然大多数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都属于主动管理基金,但是其中也会有些例外,如上海迎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就有只专注于抄底的黑马基金——迎水黑马1号,完全采用被动策略。
目前,我国对于私募基金还有相当多的限制,因此大部分基金公司都还在以公募基金为主。根据上交所发布的《基金机构投资者权益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末,国内共有79家基金公司,管理的公募基金产品4864只,合计规模8.78万亿元,比上年减少10.34%。 还有一些不常见类型的基金,包括QDII基金、ETF基金等。
完全基金式
这种养老保险制度又称为积累式或公积金制,指受保人参保缴费期间,其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和单位为其缴纳的费用全部或部分计人其在社会保险机构开设的权益储存户(即个人账户)中,以积累形式储存,以备其退休后逐期支付使用。这种制度实际上是社会化的养老储蓄制度。
新加坡政府实施的中央公积金制度是完全基金式养老保险的一个典型代表。中央公积金制度包括了养老、医疗、住房、失业保险等多方面的社会保障内容。
该制度规定,所有年龄在18至55周岁的受保人必须按月缴纳中央公积金;同时,其受雇单位也必须为其缴纳部分费用。1977年前,规定受保人缴纳本人月薪的38%,受雇单位缴纳月薪的18%;从1977年10月起,受保人和其雇用单位合计缴纳的比例开始逐年调整:自38%、40%、42%提高到1980年后为43%;从1983年7月起,又开始分阶段调高雇员公积金缴款率,直至目前规定的雇员月薪的50%和雇主15%,二者合计为65%。
为使退休后的缴款积累有足够的保值与增值,公积金制度对各类人员规定了不同的投资方向。对于低于55周岁的成员,其公积金的强制性储蓄部分的法定保留部分用于购买政府债券,利息收入比较稳定,并享受政府补贴的优惠利率。
同时,强制性储蓄非法定保留部分和自愿储蓄部分可以由成员自主支配用于购置住房、投资股票和进入市场流通,以争取更高的回报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