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推荐指数基金?

盛鑫鑫盛鑫鑫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投资公募基金主要目的是实现“储蓄”的转移,把活期存款变成基金份额,然后让基金经理帮我理财,当然,这个基金业绩一定要好于银行存款利息,否则为什么要买它呢! 所以选择基金的时候重点是看三年或五年期的回报排名情况。 举个例子: 我有一千块(假设是工资,因为没发工资所以不能提取公积金),想买个基金,让我辛苦钱能够保值增值。那么我会首先选出去年收益排前一百名的基金(主动型基金),看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以偏债混合型基金为例,在2018年整体业绩不佳的背景下,去年仍然能获正收益的并不多,排名前一百的也只有5只。再看看它们的近三年的走势图,基本上处于向上的趋势中,说明这些基金还是值得长期持有的。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这五百只基金平均业绩表现是怎么样的。 为了便于对比,同时选取了同期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作为参考。 从图中可以看到,如果从2016年初开始投,到目前的话(2019年初),主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超过30%,而沪深300才刚刚翻红,远远高于银行定期利率。而且,只要坚持定投,即便是买入后持续下跌,最终收益率也是正的。也就是说,选择优质基金并坚持长期持有,是可以达到储蓄转移的目的并且获得超越市场水平的收益的。

南寒慧南寒慧优质答主

个股的表现会受到诸如财务造假、管理层变动、股东减持等各种因素的干扰,而指数成分股中既有权重股又有非权重股,非权重股的影响非常小,对指数的拖累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指数的表现受到个股突发状况的干扰很少。对于非专业的普通投资者来说,直接参与股票投资很容易踩雷,而买指数基金则可以相对规避雷区。

从历史走势上看,个股的大起大落屡见不鲜,有些曾经的明星股在短时间内甚至跌幅达到70%多,而主流指数的跌幅始终比较小,比如上证50指数的最大跌幅在50%附近。指数跌幅小主要是因为指数往往汇集了龙头股,这些股票的稳定性较强,且指数在下跌中往往还有不少股票在上涨,其跌幅会受到这些上涨股票的制约。所以,指数基金回撤相对较小,下跌中容易给人以“稳拿”的感觉。

主流宽基指数的成分股都是高流通市值、高流动性的股票,且成分股是动态调整的,所以指数基金很少遇到因“踩雷”而跌停的风险,普通投资者参与投资更“稳当”。

主流宽基指数的市盈率是动态变化的,当指数的估值水平较低时,是指数基金比较好的投资机会,比如上证50指数的市盈率跌到10倍下方的时候。目前上证50指数的估值仍然不高,从历史走势上看,上证50指数还没有多次跌破本轮底部的概率。即便指数在一些利空因素的影响下破位下行,但指数基金的下跌空间也不大,投资者持有的心理“稳压”优势仍存。

持有指数基金还有可能获得股息收入,比如当指数达到分红标准时,可以给投资者分红,虽然这部分的分红收益可能不多,但对于长期持有的投资者来说,总体收益上还是有增加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