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的资产代表什么?
银行的资产项目包括存放中央银行款项、贴现及贷款、证券、固定资产及其它资产等。其中,存放中央银行款项、贴现及贷款、证券是银行重要的经营性资产。
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发行金融债券和其它方式获得资金来源以后,把资金用作存放中央银行、发放贷款、进行投资、购置固定资产及其它运用。这样,银行对获得的资金资源,有一部分是存在外部单位的,有一部分是形成银行的内部使用资金的,这些存在和使用在银行外部和内部的资金资源形成了银行的资产。
银行的资产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和其它资产。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运用的资产。包括存放中央银行准备金和同业存放款项、短期贷款、应收利息、待摊费用以及投资。
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是银行经营的基本条件。银行必须持有一定数额的流动性较高的流动资产,以满足支付需要。
中央银行根据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对国家专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规定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75%;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25%。流动性资产主要包括现金、黄金、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贷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债券投资和一个月内到应付利息。流动性负债主要包括活期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定期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其它负债、一个月内到期的应付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