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如何确定资产?
确定一项经济资源或一项义务是否作为企业的资产,除了要符合资产定义外,还应确认其是否具有可计量性及是否为将来可预计的,即经济资源或义务所包含经济利益能否可靠地计量和预期会给企业带来多少经济利益。
在会计上,资产的计量一般要以实际发生的交易为依据,其发生的成本或价值要能够可靠计量。同时,由于会计信息是为外部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具有可验证性是使用者能够理解和信任以及选择适当决策的前提,因此,可计量性要以具备可验证性为基础。对于那些无法可靠计量,不具备可验证性的交易或事项,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即使符合其他经济资源或义务确认为资产的条件,也不能予以确认。随着未来经济事项的继续发展,在一些符合条件的前提下对公允价值的可确定性也逐步认可。
对于未来的交易或事项,由于没有现在或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作为确定依据,或其经济利益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即便所涉及的交易或事项属于经济资源或义务,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也不作为企业会计上的资产,而按未来事项的潜在影响在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了解到企业潜在的获利能力,从而更全面地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例如,企业尚未进行开发的矿区,其中蕴藏的矿产资源就属于潜在的资源,只有等到实际进行开发和取得时按照矿产资源的取得成本确认为企业的“采矿权”等无形资产。
会计上所说的资产,是符合资产定义,同时可以可靠计量的经济资源。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即编制报表日即期实际拥有的资产在资产这个时点上是确定的,并且是按照会计上的计量属性计量的,而其他将来可获得的资源则作为潜在资源,按照谨慎性的要求通过报表附注在潜在资产部分中专门披露,使决策者能了解企业在这一特定时点的实际资产情况和潜在资产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