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补充质押是利好吗?
从风险角度来看,补充质押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 质押的股份被用于补充质押时,意味着融资方需要偿还前一笔质押融出资金的本息,那么融资方就需要找下家接盘,而新融出的资金将会用来偿还之前的借款。 这种情况下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就是融资方的股价已经跌去了一半甚至更多,急需新的资金来维系公司运营;另外一种就是上市公司即将有大额到期债务或存在兑付风险,所以需要尽快融出新的资金以弥补窟窿,避免影响其他债权人的利益和上市公司信用。 如果第一种情况下,市场对于该公司的财务状况依然认可,则说明市场上还存在有投资价值;但是往往这个时候市场的利空消息都已经得到充分释放,股价也基本上跌到位了,所以股价大概率会出现反弹修复走势。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下补充质押,那么这种情况就更加恶劣一些!因为这种情况下往往是上市公司自身经营出现了问题,且可能还伴随着大额债务违约的风险。所以一旦补充质押的消息公布之后,市场的恐慌情绪也会迅速蔓延,造成股价持续下跌,直到退市都有可能。 所以一般来说,补充质押多数都属于利空的信号。当然也有个别情况例外,比如某只个股业绩大幅预增,同时控股股东为了减持,从而进行的补质押行为就属于比较良性的补质押事件。
根据《证券法》第四十三条规定: 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上市公司股本的股东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合同、章程方式与他人共同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比例超过百分之五未向上市公司告知的,由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处以三十万元以上六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并处撤销两年以内作出的决议。 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本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不在法定期限内将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予以全部转让或者减少其持股比例的,由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处十日以下拘留;情节严重的,处以三百元以上三万以下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