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成长型股票?
巴菲特说过一句名言,“买入股票时,要像婚前协议一般做好长期持有的准备” (Buy stocks as if you will hold them for good, even though that is unlikely.) 在巴菲特的投资体系中,他最青睐的成长股是这样的:
1、业绩良好且持续多年增长;2、公司治理结构良好;3、股价合理或偏低;4、管理层理性、坦诚而具有远见卓识;5、公司竞争力强大并且能够保持领先优势;6、业务简单明了而且容易理解。 其中第一项是最为关键的,也是巴菲特最为重视的,没有持续的增长就无法取得满意的回报。因此,我们通常将这类股票称为「成长型股票」。
事实上,价值投资者所青睐的成长股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的成长股更多地体现在高成长性的行业上,比如新兴行业的互联网企业等,而现在则更多地体现在公司的长期持续性成长潜力上了。 从巴菲特一生中最出色的投资案例来看,他所看重的都是那些有巨大市场空间的行业中的领军企业——无论是可口可乐还是美国运通,又或者是喜诗糖果。这些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不断增长的状态,并给持有者带来了丰厚的收益回报。
目前来说,这样的成长股在中国的 A 股市场上很少找到。虽然一些企业看上去增速很快,但是一旦行情结束,估值回归,这些企业的股价就会大幅下跌甚至一蹶不振。因此,对于中国的投资者而言,如何发现真正符合标准的中国版的「成长股」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在全球市场中寻找真正的中国「成长性股票」。在我看来,中国股市最大的特色是它在全球资本市场中拥有独特的资源配置功能。因此只要是中国优质资产,就有可能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定价。从这个角度上讲,中国的上市公司同样可以分享到全球市场的成长收益,只不过这种收益是通过国际化来完成的而非单纯的内部利润增长。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在海外市场中找到符合标准的成长性股票的话,那么它们仍然会是我们的首选目标之一。 在未来几年里,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持续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以前不以为然的东西其实都是有价值的。例如:国内的企业往往注重于短期业绩而不是长期持续增长能力;国内的金融机构普遍缺乏国际化眼光和战略意识……所有这些都使得我们现在所投资的标的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