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有股票么?
在苏联时期,国有大型企业会定期将利润以红利的形式分给企业员工(股民)。 例如: 当时苏联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库兹巴斯煤炭冶金集团,其下属的扎诺夫冶金厂是苏联重要的钢铁基地之一;1977年该企业的工人(股东)就领到了800卢布的红利,相当于普通职工20个月以上的工资! 这只是红色钢铁工业时代的一个缩影。
在重工业领域,像扎诺夫冶金厂这样的企业比比皆是,它们都是国有的大型企业和完全计划经济的组成部分。这些企业在完成国家计划的产量、交售国家和政府指定部门的同时,还要上交相当数量的利润给国家。这部分被国家财政收走的利润,在当时被称为“不分配利润”或者“上缴利润”、“上交资金”,而一旦国家财政需要,可以随时调拨。 在轻工业和交通运输等领域,国有企业也向居民提供消费信贷,发放各种补贴,如按消费价格的15%发放的肉类购买券等等。
在1961~1988年间,苏联共发行了约3700种不同的国债,数量高达14亿张,平均每个公民都有近200张的债卷或债券。虽然这些债卷的利率各不相同,但有70%以上的债卷利率都高于10%,最高的甚至达到50%以上。 从20世纪50年代起,国家每年都要从居民的应税所得中扣除12%~15%的利息,用于支付政府的债务。到1988年的时候,已经累计拖欠居民债券本金加利息达2.5万亿美元之巨!
到戈尔巴乔夫时代,苏联已经无力偿还外债,只有用库存的黄金和外汇储备支付。但仅仅这些资产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戈尔巴乔夫又提出了新的办法——发行新债来偿还在先的债卷。这一招在西方可能行不通,但在当时却有效地解决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