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港发展原因?
1、上海自然条件优渥,位于长江入海口,河海交汇之处,天然具有建港口的条件; 2、唐宋时期开始形成了以黄浦江为中心的上海港,但是那时候还比较落后; 元朝开辟海道后,上海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贸易港口之一; 到明朝,因倭寇问题,上海港逐渐衰落下来; 清朝重新开发,设立了洋浜,允许海外通商,上海成为最大的对外通商口岸和货物集散地。
3、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开通五口通商。但当时海上航线由欧美各国控制,为了避开欧美人控制的航线,大量欧洲和北美货物经马六甲转香港然后从广东北上,在上海中转(因为彼时香港尚未建成现代化的深水港)。
随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江浙地区战乱不休,为上海港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历史机遇——所有江南省份的货物必须经由上海转运,这直接导致上海成为“无战事之空虚”。
同时期,由于黄河屡次决口,开封被水淹没,郑州成了中原枢纽,大批运河工程启动,江浙地区的货物要运往华北就必须经过郑州。而郑州距离上海不远(仅三百公里左右),为减少损耗和节省时间,货物改走陆路,由海运改为河运,苏州、常州等地甚至直接开赴华北各地(如天津)。
可以说,太平天国运动使得原本被长江流域所垄断的中国外贸份额大部分转移到了上海。
4、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了《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上海专条》,允许外国船户直泊上海新河湾(今北苏州路东段),并征收进出口税。此后,西方列强竞相在上海周边划分势力范围,建造租界。
为了同列强进行经济和技术交流,各国相继在上海建厂,投资设企;另一方面,中国本土的茶叶、丝绸等商品通过上海出口,换回工业原料和设备。到19世纪60年代以后,上海已成为一个典型的工商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