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评级都有什么用?
简单点说,国内目前的企业信用评估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融资性质的,一类是营销性质(品牌传播)的。 所谓融资性质的信用评分,主要是为风险投资、融资租赁、银行贷款等提供参考依据。这类评分的数据指标主要来源于企业工商信息,包括注册资金、注册时间、股东信息等;其次为企业自身对外提供的资质证明文件,如财务报表、审计报告、授信材料等等;最后可能还会实地访谈高管或调研市场,以考察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与还款能力。这类测评对于企业来说相对较为严肃认真,其结果也更偏客观理性。
而另一类的营销属性(品牌传播)的信用评价则更多地倾向于广告宣传的效果,因而往往更重视公众对企业的评价,以及选择性地采集一些能够体现企业运营情况的软信息作为补充。在软信息的采集上,由于国内目前商业机构的数据库还不够完善,故往往需要信用评估人员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搜集整理。不过,随着商业数据库的开发不断完善,这一状况将会逐渐改善。
不论哪种类型的信用评估,其目的都在于通过全面、系统的信息收集和科学的方法论指导,来形成对企业信用状况的客观结论并预测未来可能的偿债风险,进而帮助企业提高运作效率、降低财务成本、规避经营风险。
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企业征信还是信用评估,都离不开人的因素。在数据的采集和信息的处理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其结果也难免夹杂着评估人员的个人意见,因而必须加强内部的控制和监管,确保其公正性和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