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投资的活动有哪些?
企业的投融资活动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通过资本的融通和流转实现资本积累和增值的过程。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 资金的需求与供给。任何企业都有通过各种途径筹措和分配资金的愿望和要求。这种对于资金的需求是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同时也是建立在预期利润目标基础上的。另一方面,投资者要有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以获取回报的意愿才能使投资得以实现。
2、 资金的形式转换。由于货币资金是企业运作中最重要的金融工具,因此往往将融资过程和资金的收支过程看作是相同的,都称为资金的运动形式。实际上,二者是有区别的。
我们通常所说的“融资”,是指一个企业为了满足生产运营的需要而向社会借入资金;而“筹资”则是指企业为了进行投资项目而筹集所需的资金。在取得借款后,两者都要将资金以支出方式转入相关项目,从而形成项目的建造成本或营运成本。
但是,如果项目完工并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状况后,所生产的资金能否满足未来经营的需要,则需要进一步融资。显然,这是一种动态的概念。 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简单地用“借款”代替了“融资”,用“还款”替代了“筹资”,忽视了其中的差别。
企业投资的活动有很多,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根据投资的方向可以分为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对内投资主要是用于本企业生产经营率扩大再生产和集体改造、设备更新等方面。对外投资是将本企业的资金投放于其他企业或被投资方,主要有购买股票和债券,以及与其他企业联营、合资、合作经营等,它是投资者为了获得未来的回报,在国外或国外被投资方经营的某一项目中投入一定数量的生产要素的行为。根据投资的收益方式,可以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指投资者参与投资企业的经营收益的活动。间接投资,又称证券投资,投资者投入被投资企业资金,借以取得证券,拥有债权或不参与经营管理的股权,凭证券获取收益。
根据投资物质形态可以分为实物投资和资金投资。实物投资用本企业的机器设备,原材料等实物向其他企业投资。资金投资用货币资金向其他企业投资。我国目前在企业合并中,大部分是实物投资。根据投资的构成内容可以分为生产性投资、公益事业投资。生产性投资用于本企业或被投资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建筑物、机器设备等方面的投入。公益事业投资用于被投资企业的发展需要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文化、市政、环保等事业的投资。生产投资收益高,回收期短,公益事业投资收益低,回收期长。根据投资收益和风险程度,可以分为经常性投资和冒险性投资。经常性投资企业维持简单再生产的投资,冒险性投资是企业扩大再生产的投资。根据投资在生产过程中的用途可以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是按固定的用途使用的物质资料,流动资产投资在生产过程中只是充当转移价值的工具,如在产、商品、应收和预付等。根据投资期限可以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短期投资指能在一个生产周期或一年内变现的投资,长期投资指收益期在一年以上。企业投资活动的分类是十分复杂的,上述分类仅供企业内部管理时采用,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对外提供的投资报表只反映企业对外的权益性投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