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保税区内企业?
我以厦门出口加工区(现改为综合保税区)为例简单讲讲怎么做,其他类似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大同小异。 首先,你要有块地。这块地可以是你的,也可以是别人的。但是需要有人帮你报建,报建的材料要符合海关等监管要求。等到仓库、办公楼等等都建好并通过竣工验收后,你就可以申请认定海关监管场所了。
海关派人到你的场地进行现场验收,主要看一下是否属实,是否符合海关监管的要求,比如进出口货物是否需要设置隔离设施?进出货是否需要办理手续?是否有符合要求的工作人员?等等。 现场验收通过后,海关会给你发出同意接受认证的回复函,这个时候你才可以正式开展业务哦~
当然在认证的过程中,可能有些问题会比较难搞。比如有的人想钻空子,用别人的地址来申报自己的业务。这怎么可能呢!在海关面前,没有人可以耍小聪明的!如果被发现了,后果可是非常严重的哦~
保税区是为了发展外向型经济而设立的,在区内实行封闭管理,按规定享受优惠贸易政策、从事转口贸易和对外加工贸易的特殊区域。海关对保税区实行封闭管理,保税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非保税区之间,比照国境设立关口,任何货物与车辆、人员进出,都要办理相应的进出境手续。
保税区是具有特别意义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扩大对外开放,搞活口岸经济的重要形式;是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业务的多功能新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区能够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能够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发展和提升加工贸易,促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因此,越来越多的城市把发展保税区作为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从国内来看,保税区设立的条件也日益放宽,允许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设立保税区或保税物流园区,沿海开放城市及其他沿江、沿边对外开放地区也可以设立保税物流园区。这些区域通常应当具有保税仓储和出口加工等两种类型的功能区域,区域周围应当设有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隔离设施,应当具有满足保税港区功能必需的基础设施,并拥有能够对港区进行封闭管理的卡口。
保税区内的企业是指设立在保税区围网内从事国际贸易相关业务的企业,享受出口退税、境内关外等的国家政策。因此,想要在保税区成立企业,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办理:
1、公司核名(保税区内行政服务大厅工商局窗口);
2、外经委立项批复(保税区外经委);
3、市外资办签发外经贸部批件(市外经贸委);
4、海关核定企业类别(保税区海关);
5、工商注册登记(保税区内行政服务大厅工商局窗口);
6、组织机构代码证申领(保税区内行政服务大厅质量技术监督局窗口);
7、海关办理登记备案(保税区海关);
8、地税登记(保税区地税所);
9、国税登记(保税区国税所);
10、外汇管理登记(所在地区外汇管理分局)。
保税区的发展已经从沿海延伸到了沿江、沿边地区。保税区的快速发展,为加工贸易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保税区的特殊经营环境,使保税区企业的进出口贸易获得了许多经营自由和税收优惠,因此,很多企业都希望以在保税区内设立分、子公司的形式,来经营进出口业务,以达到扩大经营自由度和享受特殊税收优惠政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