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料怎么那么贵?
首先,我要澄清一点,那就是所谓的“企业资料”并不是一个法律概念;另外,我也要说明一下,无论是从成本还是获取渠道来看,所谓“企业资料”都是非常便宜的。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1、“企业资料”并不等同于“公司资料” 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法人单位有四种:公司、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合伙企业。其中前三种都是法人主体,而合伙企业虽然也是组织体,却有明确的出资人(即合伙人)并且承担无限责任,因此一般不认为其是“企业”。 而绝大多数的“企业资料”,都是指公司的信息。《公司法》第三条规定: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公司作为企业法人,是依法独立拥有财产并以此对公司行为负责的组织体。从这个角度看,“企业资料”实际上就是指“公司资料”。
2、“企业资料”包含了非常多的内容 我这里所说的“企业资料”,是指工商公示的企业信息。根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的规定,企业信息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股东或投资人的基本信息和出资信息、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信息等十三类三十项。 这么多项内容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公司画像,我们甚至能够通过这样的画像绘制出一家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学历、专业背景、任职经历、对外投资等)。 如果说这样一幅画的成本是多少呢?据我所知,很多地方的工商局都建立了商业数据库,通过大数据技术对企业信息进行量化打分,以此来评估申请行政许可或经营资质的条件是否合格及取得后的风险程度。基于这种理念开发的软件,价格大概在一两百万之间。当然,如果仅仅需要查询特定主体的相关信息(比如只查一家公司),则费用可能只要几万元。
3、“企业资料”的获取非常容易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公开时代,几乎所有的政府信息都可以很方便地在网上查到。以公司为例,目前各地工商局(工商总局主管的企业信息统一归集应用平台)几乎都开通了网上查询服务,输入正确的企业名称或其他信息,就可以在线查询到该公司依法应当公示的全部信息(部分信息可能会延迟几天更新)。
当然,有些需要付费的信息(比如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可能需要去专门的网站查询。但是,这些网站往往也都提供了免费的试用账号供个人使用。 所以,我认为所谓的“企业资料”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