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形成的原因?

邝敏璟邝敏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本人对北京很有兴趣,查阅了很多资料,现把关于北京形成原因的权威说法转载如下(转引自《北京传》),如有不对,敬请指正! 1368年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决定迁都并营建紫禁城,以新都城为中心修筑京师五城,北京城的雏形从此出现。 明代北京的城垣为方形,每边长七里,有城墙四重,外边宽八丈四尺、高三丈二尺;里层则厚一丈七尺,高四丈五尺。共有四门,东曰大明,西曰长安,南曰正阳,北曰神武,与今天北京的四座城门名称相同。

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紫禁城建成时,北京城已初具规模,当时城内主要有两条街道,东西向的叫做“大街”,今复兴东路一带;南北向的叫“孔道”,今中山路附近。大街两侧有十王府和六部院等官衙,还有坛庙及民宅。孔道的北侧是著名的皇史宬,专门储藏皇室档案。再向北就是钟鼓楼了。

在今天的北京城内,一般认为南京应天府(原南京)是明朝的首都,而北京只是陪都。但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朱元璋建立明朝初期,南京应天府并不是明朝的政治中心,朱元璋认为南京地处南方,不利于统治全国,因而将首都选定在了应天王府所在的京师地区。 为了建设新的首都,朱元璋亲自设计了“方城”,还凿出了通济渠,将运河水引入城内,形成了“积水潭”——也就是今天的北京积水潭。不仅如此,洪武二年朱元璋诏令在“方城”基础上修建宫殿,开始营建京城。洪武三年正月甲戌正式开工,由工部尚书李实主持建造。由于施工速度极快,不到一年便竣工了。

不过据说明代的北京城不是完全遵循着“前朝后市”的营造原则,而是“前朝后郊”。“前朝”即是现在的天安门广场以及两侧的故宫,“后市”则是现在的前门大街。

甘艾莲甘艾莲优质答主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缘,背靠群山,面向渤海,地处要冲,水陆交通便利

气候为北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而变化剧烈,初夏干旱多风,盛夏雨水集中

地形西北高, 东南低。河流有永定河、 潮白河、北运河、拒马河等。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多种动物繁衍其间。煤炭、油页岩、石膏等矿产丰富。

北京城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封蓟子之弟于此,曰燕,乃在北京地区建都。金代定都于此,时称中都。元代继续以北京地区为都城,名为大都。

明成祖朱棣夺取皇位后,于永乐元年(1403年)迁都北京,以其称“南京”,仍叫“北京”。从此直至清宣统三年(1911年)皇帝退位,这里一直是全国政治中心。

中华民国正式定都于此,使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的地位更加坚实。中华民国在这里存在了22年,1946年迁都南京。

北京行政区域的沿革,经过了一个长期变迁的过程。辽代称南京幽州,后改燕京府。1153年海陵王迁都于此,置中都大兴府。元至元九年(1272)改置大都路,至元十三年正式定都。明代初置北平府,十三年为北京。明永乐元年改北京为京师,设五军都司、十二卫、三司。清沿明制,设五城、六部。1911年北洋军政府在北京建立,分设东城、西城区,直隶京兆尹。1928年直隶省改为河北省,北平市直隶中央。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将北平市改名为北京市。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