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是如何运行的?
1、基金产品从设计到发行,需要经过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 首先,在设计阶段,基金经理们需要估算未来几年内可能存在的投资机遇以及风险;接着在发行阶段,基金公司会设计好基金的名称、代码、类型(货币型、股票型、混合型)、规模、费率结构等信息,并制定好发售计划后报给有关部门进行审核;等到一切都准备就绪之后,基金就开始发行了。
2、买入阶段 认购资金入账并验资完成之后,基金管理公司就会将募集得来的资金用于购买各类资产。根据资产类型的不同,基金的投资策略也会有相应的变化。如果基金主要投资于股票,那么当基金管理人买入股票时,就需要提交相关的交易申请至中国证监会批准的机构进行挂牌转让或者交易。
3、运行阶段 基金成立之后,便进入了运行阶段。在这一阶段,基金经理需要做好基金资产的配置和组合构建,并根据市场情况调整仓位以及进行调仓操作。
4、结算与清算阶段 基金运行期间不存在具体的兑付过程。但每当遇到节假日或交易日结束时,基金就要进行结算与清算。结算是指登记托管机构凭有关凭证对基金单位资产份额的所有权进行核查,确认基金持有人享有的资产份额及相应的权益;而清算则是为了计算每只基金账面上的资产价值及其分布情况。
5、基金估值与会计核算 每天收盘后,基金运营人员都要根据当日市场情况对基金财产的价值进行评估,即进行“估值”。而每日的基金会计核算则是对基金运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以及对记账凭证进行审核与登记的全过程。
基金的管理人通过发售基金份额来筹集资金,投资者购买基金份额以后,基金的管理人就依照基金合同的约定进行投资管理,为投资者谋求利益。
投资基金本身是有风险的,基金的管理人都会在宣传推介中向投资者提示风险。投资基金的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市场风险,就是说基金要投资的股票、债券等证券会因市场价格变化而涨跌,基金投资于这些证券,其价值也会随之涨跌,从而给投资者带来收益的不确定性;二是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风险或者操作风险,比如,基金管理人会利用基金财产为自己谋利益,损害基金投资者的利益,或者因水平不够而使投资失误、管理不当,造成基金财产的损失。
基金有多种运作方式,如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封闭式基金是指基金份额一经售出,在基金存续期间不能再向基金管理人赎回,但可以在证券交易场所上市交易。因此,在购买封闭式基金后,如果想在基金存续期内买出,只能通过证券交易所等场所将基金份额转卖他人。开放式基金是指投资者可以随时向基金管理人赎回基金份额,基金管理人必须按照基金合同约定的条件随时买回基金份额。此外,还有可以在一定期间内进行封闭式运作而后转为开放式基金的特殊形态,在购买时要问清楚。
封闭式基金一般要有一个固定的存续期限。存续期限届满后,基金要依法终止并进行清算。清算后的基金财产要按份额比例分配给所有基金持有人,如果资不抵债,分配后的持有人可能不如投资时少了很多。而开放式基金,持有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随时要求赎回基金份额,如果在基金存续期间,基金的净资产发生亏损,投资者可能得不到足额的赎回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