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内基金定投好吗?

花翎达花翎达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说结论,长期来看,主动管理基本已经失效,被动管理才是王道!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主动管理和被动管理的定义 所谓主动管理,指基金经理通过积极主动地挑选股票进行组合配置以争取超过基准的表现。 所谓的被动管理,是指基金不进行主动的选股和资产配置操作,而是试图超越基准指数的表现。 所以,我们比较一下两者定义中的关键字“主动”与“被动”。 其实就可以看出来,主动管理追求的是比基准做的好,而不管是不是通过选股或者资产配置实现的; 而被动管理追求的不是比基准好,而是尽量不跑输基准。 可见,从定义上我们就能够区分出来,主动管理是尝试通过人的力量来战胜市场,而被动管理则是尽力避免市场的波动。

我们再来看看这两种策略的结局。 以公募基金为例,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4月15日,偏股型公募基金(股票基金+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率达到93.37%; 但是同期沪深300指数只有60.79%的涨幅,创业板指数更是只有37.04%的涨幅。 也就是说,大部分公募基金通过主动的管理,实现了超过基准的收益,而且收益远远大于基准。 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想问题,如果这些主动管理的策略早十年开始执行,会有什么不一样吗? 以广发稳健增长混合为例,该只基金的累计净值增长率对应当期业绩比较基准为-9.94%/-9.94%,也就是基本持平;但是该只基金成立以来的总回报达到了199.67%,远大于绩比较基准的98.78%。 但是,如果我们把时间拉长到十年,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因为我国股市具有明显的牛短熊长特征,如果把时间拉长到十年,短期跑赢基准的主动管理就能实现年化8%以上的超额收益,而长期跑输基准的主动管理则损失了接近60%的收益。 这其实就是主动管理策略的隐含风险——由于选择错误导致长时间跑输基准的可能,这种风险在牛市里被隐藏了起来,而只有在熊市里才会暴露无遗。

所以,从风险控制的角度而言,还是应该采用被动管理的策略,尽量不去主动选择投资的对象。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