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内基金定投好吗?

花翎达花翎达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说结论,长期来看,主动管理基本已经失效,被动管理才是王道!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主动管理和被动管理的定义 所谓主动管理,指基金经理通过积极主动地挑选股票进行组合配置以争取超过基准的表现。 所谓的被动管理,是指基金不进行主动的选股和资产配置操作,而是试图超越基准指数的表现。 所以,我们比较一下两者定义中的关键字“主动”与“被动”。 其实就可以看出来,主动管理追求的是比基准做的好,而不管是不是通过选股或者资产配置实现的; 而被动管理追求的不是比基准好,而是尽量不跑输基准。 可见,从定义上我们就能够区分出来,主动管理是尝试通过人的力量来战胜市场,而被动管理则是尽力避免市场的波动。

我们再来看看这两种策略的结局。 以公募基金为例,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4月15日,偏股型公募基金(股票基金+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率达到93.37%; 但是同期沪深300指数只有60.79%的涨幅,创业板指数更是只有37.04%的涨幅。 也就是说,大部分公募基金通过主动的管理,实现了超过基准的收益,而且收益远远大于基准。 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想问题,如果这些主动管理的策略早十年开始执行,会有什么不一样吗? 以广发稳健增长混合为例,该只基金的累计净值增长率对应当期业绩比较基准为-9.94%/-9.94%,也就是基本持平;但是该只基金成立以来的总回报达到了199.67%,远大于绩比较基准的98.78%。 但是,如果我们把时间拉长到十年,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因为我国股市具有明显的牛短熊长特征,如果把时间拉长到十年,短期跑赢基准的主动管理就能实现年化8%以上的超额收益,而长期跑输基准的主动管理则损失了接近60%的收益。 这其实就是主动管理策略的隐含风险——由于选择错误导致长时间跑输基准的可能,这种风险在牛市里被隐藏了起来,而只有在熊市里才会暴露无遗。

所以,从风险控制的角度而言,还是应该采用被动管理的策略,尽量不去主动选择投资的对象。

单久汉单久汉优质答主

场内基金定投有以下几个优点:

1. 成本低廉:场内基金免收申购费和赎回费,每年的管理费、托管费也只有千分之一,非常适合长期定投。

2. 交易快捷:场内基金实行T+0交易,投资者当天可以多次买卖基金。

3. 更方便地投资股票市场或债券市场:场内基金大多跟踪股票指数或债券指数,能够较好地代表相关指数的走势,投资者买卖场内基金实际上就是投资了股票市场或债券市场。

4. 估值便宜:场内基金通常按照净值来交易,而部分场内基金可能会打折交易,如价格低于净值,则可算作是“打折”买到指数。

5. 免除套牢烦恼:只要指数没有下跌,定投场内基金就不会被套牢。即使指数下跌,也由于采用了定投方法而降低了持仓成本。

6. 税收优惠:根据现在的税收政策,场内基金属于指数基金,投资股票部分免收资本利得税,这也有利于复利增长。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