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能出现复数吗?

鲍军卫鲍军卫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当然可以,只是概率极小而已。 举一个真实例子:2016年5月3日,当日净值公布前几分钟,某客户通过自有账户购买并支付了5万元的费用,购买了嘉实新兴市场灵活配置混合(070018)基金份额4497份;几分钟后,该客户通过其父名下账户,以同样的价格、同样的数量购买了同一基金的份额。

由于是同一笔资金在几分钟之内实施了两次申购行为,依据监管要求,基金公司系统需要自动识别并在后台将两笔交易合并确认一笔,由此导致了当天基金规模突然增加了10万元的情况。 事实上,对于单笔交易金额低于基金公司日常单笔交易限额的微小订单,为了规避交易所下单失败的风险以及避免发生因订单处理延迟导致基金公司无法及时确认的情况,大部分基金公司的系统都会将其自动拆分,逐个订单依次提交,从而使得每笔订单的处理时间间隔小于5分钟。从表面上看,似乎每一笔订单的交易价格和交易数量都是独立的,但实际上却是同一笔资金的多次下单。

不过,这种情况十分罕见,对短期流动性影响不大,但长期来看就另当别论了。 因为如果投资者A先买入100万股,投资者B再买入100万股,那么就会在证券市场上出现200万股的流通股增加,显然会导致股价下跌;若投资者C又买入100万股,又会再次引起股价下跌……如此往复,无穷无尽。

然而事实上并不是每次都能这么幸运。 如果A在买入100万股后,B立刻跟进买入100万股,则在证券市场上就会显示200万股的流通股增加了,若股价维持不变,则此时C再买入100万股,那么C所购买的100万股就会叠加到A刚买入的100万股上,等于A把钱付了两次,而B也没有占便宜,因为股价最终会向500万股靠拢。当然,现实情况要复杂得多,毕竟不是每次都有那么多跟风者。 至于各位关注的复利问题,其实上面的案例已经涉及到了——只要保持长期的持续买入,复利自然是必然的结果。只是这种情形下,每一次交易的金额都很有限,所以总体上的影响力并不会很大,只有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才有可能起到增厚收益的效果。

暨俊瑶暨俊瑶优质答主

在企业会计实务中,有些企业存在多项基金,例如,农业企业分别设立有林木资产、牲畜(禽)资产、产役畜和经济林等基金,对于多个基金的核算,笔者认为,最好采用“单式记账法”方式进行设置,即只设一个借方专栏和一个贷方专栏,在同一专栏中反映其内容。“基金”账户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各项基金的累计数。

企业在确定基金的具体数额时,一般按有关资产类科目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由于实际工作中,有些企业因发生盘亏、死亡或减值等原因,使有关资产类科目长期处于借方余额,再按资产类科目余额一定比例确定基金提取数,显然是不妥的,笔者认为,对有关资产类科目长期处于借方余额的企业,从体现谨慎性、配比性会计原则的角度考虑,应从其借方科目金额中减去“预计负债”或“待处理财产损溢”、“存货跌价准备”等科目的余额,使有关科目余额为正值后,再按一定比例确定基金的具体数。

企业基金的核算与未分配利润的核算不同,主要区别是:企业基金用于有关资产的扩大再生产,其经济用途比较稳定,而未分配利润是企业留存收益的一部分,它的使用较为灵活,一般用于弥补亏损、转增资本或用于分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