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存贷款利率是什么?
所谓提高存贷款利率,包括存款利率水平和贷款利率水平,通俗的讲就是提高银行存款利率或者提高贷款利率。这里的“水平”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是一下子全部提高,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提高存贷款利率是我国宏观调控的常用手段,是调控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手段,其基本目标是为了实现总量平衡。如果存款利率较高,则存款收益上升;贷款利率较高,则贷款的成本提高。存款利率提高,贷款利率提高,将会缩小两者利差(利息),即减少了利润的来源。而利润减少将会抑制投资需求,减少了生产支出,这样就会减少总供给。总供给减少,总需求不变或扩大,会造成供求关系的紧张,使原有市场价格水平发生变化。
一般情况下,存款利率提高,利率的弹性效应会抑制投资的需求,减少货币供应量,进而达到稳定货币总量;而贷款利率提高,则利率的杠杆效应会抑制投资需求。
从长期和总体来看,如果贷款利率提高,存款利率提高,则投资需求将保持平稳,或者会适当的减少,最终实现总量平衡。
总的看来,提高存贷款利率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较大的影响,其影响的幅度和方向要依赖于其他的因素和条件。
提高存贷款利率必须与紧缩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减少货币流通量等货币政策有机配合使用。如果货币政策使用不当,就会出现经济过度失衡的情况,不仅达不到预期结果,反而适得其反。
在一般情况下,当经济出现扩张时,可以通过紧缩性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而在通货紧缩时,需要相应地使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如果相反使用,就会加大宏观经济的不对称,严重时,会严重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