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外汇资产过剩?
外汇资产是对外债权的未偿余额,属于持有者的财富,持有者拥有处置这种财富的自主权。通常,对财富持有量的大小没有一个量化指标来判断是否“足够”,它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因人、因事而不同。比如,一人一日吃1斤粮食,吃2斤也行但会造成浪费,但为了防饥荒储备1000斤也谈不上过剩。
衡量一国外汇资产储备“是否足够”或者“是否过剩”,需要根据其外汇政策目标和当时的宏观环境来决定,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标准各不相同。比如,有的国家强调充分就业,外汇政策目标就是扩大出口、积累外汇,对支出则非常谨慎;有的国家可能更重视经济增长,对支出就没有那么“抠门”。
以我国为例。外汇储备从1999年底的1557亿美元迅速增长至2014年6月底的39932亿美元,短短15年增长了约25倍。国际上有一种理论认为,一国外汇储备保持在GDP的10%~15%左右或短期外债的3倍左右比较合适。我国的外汇储备数额已经超过GDP的40%和短期外债的10倍。但判断我国的外汇储备是否合理或过剩,应该放到当时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分析。比如,为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目标,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加大了投资力度,很多大项目上马需要大量进口设备;国内金融机构积极“走出去”,境外放款和海外并购金额比较大,需要保持充足的外汇储备。因此,当时判断我国的外汇储备属于合理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