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银行放贷款?

司马歆倩司马歆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现实经济运行中,银行面临多种风险,在有风险的情况下,发放贷款作为商业银行一项主要的金融活动就与银行的经营绩效是密切相关的。因此,研究商业银行的行为不能不研究其发放贷款行为了。一般地讲,由于信贷资金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从某种程度上讲,发放贷款行为是商业银行为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所采取的具体行动,那么,对商业银行的放贷行为分析,可以在一定的假设和约束条件下,把发放贷款作为银行的内在行为,研究信贷资金等约束条件对放贷的影响。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分析。

(一) 信贷资金约束会影响商业银行的放贷行为。

因为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一般要受到“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约束,尤其是自有资本金与风险资产的比率要符合规定的比例,否则就不能发放贷款。在这些比例规定中,最常用的是“资本充足率”,一般要达到8%。也就是说,在这种管理约束下,银行的自有资本限制了银行发放贷款的规模。随着贷款的增加,资本要与贷款保持一个固定比例,当比例不达标时,就会影响其扩大贷款的规模。从这个角度讲,由于受到“资本充足率”规定的限制,使商业银行的放贷规模有一个“外在限制”,从而,影响了银行的放贷规模。

(二) 商业银行的资本状况决定其放贷行为。

在实践中,一般大的商业银行、资本实力雄厚的银行,信贷决策的权力也分散,放款的审批授权也较大;而资本金较小的银行,其信贷决策权一般集中,放款的审批权较集中。这是因为对于资本实力雄厚的银行,其分支机构可以形成一定的风险资产。而资本金规模较小的银行,其分支机构形成的潜在风险资产可能占有较大比重,影响了银行的经营安全,因此,决策权难以分散。可见,资本状况决定银行的审批制度,在这种制度约束下,形成了不同的行、处、科(股)的放款审批权限。对资本状况好的银行,其下放的权力也大。所以,这种权限的大小也会通过不同级别的信贷决策机构的信贷决策,影响其放贷规模。从这个角度讲,资本状况决定的放贷审批管理制度形成了对银行放款的“内在约束”。这些“外在限制”和“内部约束”都会影响商业银行的放贷规模。

(三) 政府对商业银行信贷政策的行政性“指导”也会影响银行的放贷行为。

政府的行政管理会对不同性质的银行产生不同的影响,比如,对国有银行影响较大,对其他性质的银行影响较小;对大行影响较大,对小行影响较小。这是因为国有银行和实力雄厚的银行承担的风险小,而其他性质的银行和小行,承担政府的行政管理要求会面临较大的风险。即使政府也要求其他的性质的银行和小行执行政府的“指导”政策,这些要求会受到资本状况等其他条件的约束。因此,不同性质的银行、不同资本实力的银行,政府的行政“指导”政策对发放贷款的要求会产生不同的作用。

(四) 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的影响。

这实际上是对放贷风险约束管理的影响。从理论和实践看,在信贷资金和其他约束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经营管理水平高、风险防范措施严密的商业银行,相对于经营管理水平低和风险防范措施差的商业银行,放贷规模会高一些。这是因为,经营管理水平高和防范措施严密,形成了对信用风险的良好控制,使其可以减少大量的防范操作风险的人力和物力的耗费,降低了放贷成本,有利于扩大放贷规模。从这个角度讲,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措施是通过内部风险资本的约束,影响了其放款规模。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