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企业收益法?
用收益法对知识产权进行估价是知识产权评估的主要方法之一,其理论依据在于,知识产权作为一种财产权利,其存在和实现的目的都在于给权利主体带来经济利益或为取得经济利益创造条件。知识产权的价值可由其未来可获得的收益或赔偿额来评估。 在确定知识产权的收益期限时,一般应从其可获利益延续期间开始推算。对于持续利用知识产权的事实情况较为简单的,可直接采用续期的方法;而对于事实情况较为复杂的,则应用折现技术将未来的预期收入折算成现行价值,进而确定其收益期限。这里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知识产权的未来收入流及其概率分布。在采用收益法时,应对有关收益及损失情况的资料进行充分的分析和估计,同时考虑到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以便尽可能准确地反映知识产权的真实价值。 由于知识产权具有公允性,无风险收益可以作为其报酬率的基础。但由于某些知识产品的生产存在规模效益,随着产量增加而使成本降低,在无风险利率的基础上应该考虑加一个风险溢价。
当然,使用收益法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是在于确定合理的收益估算方法;其次在于正确把握各相关因素,并合理地赋予其相应的权重;再次在于准确预测风险指标,尤其是风险溢价的大小;最后还在于合理选择权益基准、判断收益曲线的形状并在其中考虑到期收益率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