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款较多的企业?
应收账款就是公司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该笔业务应该收回的款项。一般有赊销的情况下会产生应收账款,因为买方可能一时资金周转不开或者不想支付该笔货款,所以就会存在相应的应收账款。 应收款项包括: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形成的应收款项;
2、出售资产(例如:出售货物)形成的应收款项;
3、其他应收款的余额。 ——以上来源百度百科
那为什么要区分应收款项目和应收款项呢?原因就在于对不同项目对应的客户对象采取不同的收账策略。对于应收款项来说就比较简单了,对于长期挂账的应该收不回来的,做坏账处理就好了,但是对于一些临时性的应收款项,就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来收回资金。
接下来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例一:某家具厂出售一批价值为50万元的家具,给客户开具的发票号码已认证,且已过账,但对方财务尚未付款,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账款-甲公司 50万元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万元
例二:客户拖欠某公司货款60万元一直没有支付,期间该公司多次进行催帐并且有证据证明已经向客户提供了60万元的货物,但是客户以资金困难为由拒绝支付,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账款-乙公司 60万元 贷:主营业务收入 60万元
例三:丁公司为一般纳税人,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销售货物,合同约定的交付期限为5月1日,并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8月份收到银行回执单,确认收到买方的款额,但乙方由于资金紧张未及时提货,经查明,该批货物的成本为40万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40万元 贷:主营业务收入 40万元
总结:上面三个案例都有明确的交易发生,并且已经过账,只是款项还未收回,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都应该计入“应收账款”科目。 但是第三案例中,企业已经收到了款项,只不过因为客户的资金出现断裂,无法及时采购材料,导致款项需要延期支付。这种情况下如果一直挂在“应收账款”科目里,就不符合会计的配比原则,因此需要做相应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