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集团属于什么企业?
“和合”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其核心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和人内心世界的和谐充实,它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独特价值。 《礼记·中庸》有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意思是说,各种事物都是相互包容的,而不是排斥的,各种主张都是可以并存的,而不是冲突的。这实际上是一种全面、深刻而又辩证的思想,为“和合”文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就提出了很多蕴含“和合”思想的理念。如儒家的“仁者爱人”“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九夷八蛮说仁”等;道家的“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知和日常”“万物负阴而抱阳”等;墨家的“庶人之穷可使富,贫贱可使其贵”“节用而爱人,务施报本而已矣”等;法家的“以法治国”“严刑峻法”等等,这些思想都对“和合”文化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至宋朝,王儒仲首次提出“和合”概念,将其正式引入中国文化体系。此后,“和合”理念不断被历代文人所推崇。如元朝吴澄著《易纂要》云:“乾坤者,阴阳之道;阴阳者,和合而成万物者也。”
明朝王阳明撰《大学问》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清朝张英著《聪训斋语》云:“天下只有一理,通乎万事,周而复始,日月其代。未有不生而不复、不往而不返。”这些观点都体现了中华文化“和合”的精神内核。 时至今日,“和合”文化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传承和发扬“和合”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