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医药是龙头企业吗?
不是龙头,也不是二线,就是三线开外了 拿销售额说事吧,2019年销售收入是336亿,同口径比较下降了5%多,2018年是324亿,2017年是316亿. 2016年和2015年的营收也是这个数,316亿上下。也就是说这几年一直处在315-336亿的区间里震荡,没有明显增长。 而同期中国医药行业TOP10的销售收入分别是: 神威药业(华北制药的控股子公司):165亿 中智药品(国药集团旗下的公司):134亿 人福医药:93亿 康恩贝:84亿 北京同仁堂:73亿 上海现代中药:63亿 三九医药:52亿 华瑞制药(原哈尔滨制药三厂):51亿 中国医药集团:50亿(不含下属其他企业) 这个榜单是不包括恒瑞医药和复星医药的,不过假如把这两家算进来的话,两者加起来比复兴医药一家还低,可以说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选手。
再来看看市值,现在复兴医药的市值是1154亿,而同样搞中药的同仁堂市值是1774亿元,中智药品的母公司国药集团是1623亿元,三九医药的母公司仁信药业市值1597亿元。单从市值上来说,复兴医药在A股市场可以排进前二十,但是跟同类企业相比的话,只能排到五十名开外了,而且跟前三名的差距还不是一点半点。
综合来说,复兴医药这家企业的经营状况只能用“平庸”来形容,既算不上多么优秀,也算不上大而全,只是凭借着先发优势、勉强维持着目前这个地位罢了。
公司为全国领先的专科特色制药企业,主营业务横跨非处方药、处方药和原料药领域,在骨科、静脉炎、心脑血管等细分市场处于领先地位。公司坚持“专科、专利、国际”的产品策略,营销网络覆盖全国主要城市和乡镇市场。公司以药品研发为核心,逐步延伸至原料药及中间体的研发和生产领域,实现产业链一体化。同时,公司利用自身在制药领域积累的经验、技术和客户渠道优势积极拓展药品和医疗器械领域的合同生产、合同定制、贴牌生产以及技术转让等CDMO业务,并取得长足发展。
公司下属多家医药企业,具有显著的区域特点和资源优势。核心子公司北京亚东、河北望都、海南逸心、黄石福纳在心脑血管、骨科、呼吸等细分诊疗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影响力,在中国华北、华中、华南及华东等区域市场具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在区域及细分市场占有率均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公司还通过投资参股获得独家中药产品复方黄黛片和双跨产品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软胶囊的销售权益,丰富公司在核心治疗领域的产品组合。
公司是全国较早开展药品委托生产和研发的医药企业,在药品定制业务领域具有领先地位。公司在安徽淮北、四川旺来、江苏太仓、河北固安、北京大兴布局医药CDMO基地,其中北京大兴基地已开始投入使用。淮北基地主要为国内大型制药和生物技术企业提供API和中间体生产服务;旺来基地主要从事抗肿瘤、抗病毒类医药中间体等定制业务,同时可开展中药生产及贸易业务,未来将成为公司承接重大品种CMO业务基地;淮安基地定位于高端生物大分子药的CDMO;太仓基地主要开展化药、生物药CDMO业务;固安基地计划定位于国际大药厂数百亿级市场生物创新药CDMO业务。
公司目前是商务部、卫健委、工信部公告定点的全国第一批艾滋病抗病毒药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公司艾滋病抗病毒原料药依非韦伦、奈韦拉平、齐多拉米双夫定可服务于全球抗击艾滋病事业。公司艾滋病抗病毒药原料药产能规模位于全国前列,制剂产能规模全国领先,具备原料药和制剂一体化生产能力。
整体来看,公司在国内化药CDMO领域,具有领先优势,拥有较好的客户与供应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