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华算什么区?
以前属于闸北区,现在属于静安区。 大华新村是原上海县北部的“五大居民新村”之一(其他四个分别是西姚家弄、东姚家弄、三泉路、光复中路)。 原来这地方叫做北张园。清同治元年(1862),张园主人将园分成两半,靠曹家街(现中山北路)的一面建起两排房屋,由东向西分别称为“上川北”和“下川北”。清末,这里已形成两个较大的村庄,因地处宝山路以北,故称“上宝北村”和“下宝北村”。
上海县城迁到黄浦江西岸后,这两条村子属老闸北的“北块”。1937年淞沪战役爆发后,日军进驻北块,为了巩固其在上海的统治,推行“以华治华”的政策,将北块改名为“大华北”。后来,由于日语中“太”与“大”发音相同,又因“太”字带有贬义,所以又称“大中华”或简称“大华”。日本人占领时期的地图上把这里的两条村名改成汉字,写成“大華”。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接收上海,对日占时期遗留的地名进行规范,改“大华山”为“大华镇”;同时又因位于上海的西北部,因此还被称为“西大华”或“大西北”。 上海解放前夕,这里设有大新华乡和大华南镇。1950年至1951年间,先后建立西区和北区人民政府,统管旧城区的政务。1952年底,以上海铁路局为基础,重新组建上海铁路管理局,管辖范围包括现在的上海市,于是这里又被称作“上铁局”或“南市区”,直至今天依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