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上市的成本有哪些?
IPO过会失败案例的财务成本分析 ——以近期被否案例为分析对象 作者:董俊 审核:胡宁 “成本”对于计划IPO的企业来说,除了代表企业为实现IPO目标所付出的努力、时间、人工等“直接成本”外,更重要的还有因为IPO被拒而丧失融资机会带来的“间接成本”,以及因为准备IPO而改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经营造成的成本增加。这些成本对于不同规模和企业发展阶段的企业来说是有所不同的。
本文以近期(2013年8月-12月)被否的案例为分析对象,来初步估算因IPO被否而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成本,以及因准备IPO而增加的合规性费用。 本研究的样本量为45(不包括已终止审核的公司)个,其中12月被否的公司19家,11月被否的公司17家,10月被否的公司8家,9月被否的公司3家,8月被否的公司4家。
一、直接成本 直接成本包括律师费、审计费和评估费等。 根据我国现行证券法律体系规定,拟上市公司在提交申报材料前需要聘请券商、律所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提供相关的服务并支付相应的费用。如果IPO申请未能通过,上述中介机构的收费可能无法收回;同时,由于准备IPO的过程本身就存在着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即使IPO被否也有可能产生其他损失。 我们以被否案例中中介机构对应的收费最高值作为其估计数值,对每份申报文件的起草、申报、反馈和发审会等环节分别进行计费,再结合被否案例的数量得出各个中介机构的费用总数,进而推算出预计因 IPO 被否给每个企业带来的直接成本。
二、间接成本 间接成本主要包括无法募集到预期资金而可能产生的收益损失、因调整公司整体安排适应资本市场需求而产生的成本和因重新寻找融资渠道而付出的一切必要费用。 对于打算IPO但败北的企业而言,这部分成本很难用具体的数字来计算,我们只能选取与IPO相关的各项成本项目,根据往年数据进行估算。 如果将上述所有因IPO被否而导致的潜在损失合并在一起,以最近五个月被否案例数量45个计算,可大致得出因IPO被否给相关拟上市公司造成约5.5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三、其他成本 除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之外,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准备IPO而导致的企业日常运营成本上升以及因违法违规被处罚的可能。虽然这一类成本很难准确计量,但是考虑到违法违规行为的严重性及其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我们不得不对此做出一定假设,以尽量接近现实情况。 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的规定,发行人申请文件中出现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证监会可以责令发行人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并给予警告,通报批评或处以违法所得两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60万元;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吊销许可证。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3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吊销证券业务经营许可证。 基于以上规定,我们对每一家被否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可能造成的最大罚款金额进行了预测,然后根据预测的各家企业可能遭受的损失加总得出这一部分损失大概是8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