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可以提经理基金吗?
1. 什么是“经理基金”? “经理基金”是管理者通过经营企业,为其投资者创造超额利润而授予其管理者的报酬。这种“经理人基金”与企业家所获得的收益不同。后者是基于其对企业的所有权而获得的报酬;前者则是基于其在企业中实施的经营管理行为而获得的。 从会计的角度来看,“经理基金”是指在一个会计期间内,由于管理人员监督、组织和管理企业经营所得的现金流量超于正常水平而形成的累计金额。
2. 为什么要有“经理基金”? 制定合理的“经理基金”制度能够有效地激励和约束经营者。对于股东来说,他们通过“经理基金”制度可获得一个关于企业经营业绩的直观评价;同时,他们也用一种无形的手来约束经营者的行为,使其专注于长期盈利能力和价值的提升。而对经营者而言,“经理基金”不仅是其个人或企业获取财富的源泉,而且也是其职业风险的主要源头。建立科学的“经理基金”制度,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其因决策失误而承担的风险。
3. 如何计算“经理基金”? 科学计算“经理基金”的关键在于正确估算企业经营所得超出资本成本的部分。这里所谓的资本成本是一种贴现率(DISCOUNT RATE),它反映了投资者期望的最低收益率。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企业超过该贴现率的收益可以被归结为如下公式: 其中,Rp是企业实际投资的收益率;RF是市场投资收益率;β是企业的特定风险系数;α是经理人员的决策贡献。 利用上述公式,我们就可以将企业超额收益率归因于三个因素:市场收益率、企业固有风险和单位基金经理的积极资产管理效率。
4. “经理基金”的分配方式有哪些? 根据对“经理基金”作用的不同界定,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种类型:即激励型“经理基金”和补偿型“经理基金”。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分配方式的差异性。一般来说,激励型的“经理基金”采用股票期权等长期激励方式;而补偿型的“经理基金”则采用年薪制等短期激励方式。当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两者之间的重合性——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把基于职工人力资本的企业奖励看成是一种特殊的“经理基金”,在此我们并不对其做详细的分类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