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信等级分为几级?
企业信用评级是信用服务机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以严谨的科学态度,采用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企业信用进行评价或鉴定并做出客观的评价结果。 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企业信用评级可分为企业信用评级和企业经营者信用评级两种。 其中,企业信用评级主要评定企业作为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信用状况,反映的是企业的经济性质;而企业经营者信用评级主要对企业的法定代表人(经营者)的个人信用记录进行收集和统计分析,考察企业经营者的个人品德、职业操守和个人信用情况等,评价企业的管理质量和水平。 我国的企业信用评级起步较晚,2003年开始逐步推行,至今已发展成熟。目前从事企业信用评级的机构较多,但具有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牌照的信用评级机构只有19家。
根据《信用评分计算标准》的规定,我国的征信机构对企业信用评估的指标体系包括5个要素类别、12个要素等级和74个具体考评项目。5个要素类别分别为:财务状况(A1)、偿债能力(A2)、现金流量(A3)、营业成果(A4)和现金流预测(A5)。 每个要素类别的打分都有具体的计算标准,最后得出各要素类别的得分情况,再将5个要素类别的分值加总得到总分数值,并根据对应的标准判断企业信用等级的具体情况。 以A1要素类别的打分为例,其具体计算标准为: A1=(Z1-Y1)/W1 其中,Z1为企业资产负债率,Y1为6个月的平均流动负债,W1为6个月平均销售收入。
按照上述公式,在考虑了企业资产流动性、经营情况以及负债结构等因素后,得出的数值A1处于[-2.5,2.5]之间,并按此确定最终的企业信用等级。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信用评级机构可能会基于相同的数据得出不同的信用评级结论,这是因为不同的信用评级机构在选择评价指标时存在差异,而且每一家信用评级机构都有自己的一套内部评分标准,外界很难了解具体的打分过程。
企业资信等级可分为四等十级,分别是AAA级、AA级、A级、BBB级、BB级、B级、CCC级、CC级、C级、D级。一般情况下,AAA级企业为信誉很好;D级为无信誉企业。
AAA级企业:企业信用很好,各项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如盈利能力、资产营运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等)良好,经营非常稳定,履约状况很好,违约风险很小。AAA级企业是具有很高信誉的。
AA级企业:企业信用优良,各项主要经济效益指标良好,经营稳定,履约状况良好,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违约风险不大。AA级企业是具有优良信誉的。
A级企业:企业信用较好,各项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尚佳,经营情况较好,履约状况较好,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出现违约的可能性不大。A级企业是具有较好信誉的。
BBB级企业:企业信用一般,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一般,经营状况趋于一般化,履约状况一般,竞争力一般,有一定违约风险。BBB级企业是具有一般信誉的。
BB级企业:企业信用较弱,主要经济效益指标较差,经营状况有一定的困难,履约状况较差,竞争力较弱,有较大的违约风险。BB级企业是具有较弱信誉的。
B级企业:企业信用较差,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很差,且已出现大的亏损,债务大量积压,履约状况很差,竞争力较差,有极大的违约风险。
CCC级企业:企业目前无力偿还部分债务,履约状况差,有相当大的违约风险。CCC级企业是已经发生了债务不履行且具有较差信誉的。
CC级企业:企业目前无力偿还较多债务,履约状况差,有极大的违约风险。CC级企业是已经发生了债务不履行且具有极差信誉的。
C级企业:企业目前无力偿还债务,履约状况差,违约风险很大。C级企业是已经发生了债务不履行且信用情况极差的。
D级企业:这类企业在调查(审计、咨询、评估)中难以取得资料,无法判断企业履约能力。
目前,绝大多数的资质等级评估机构对企业资信的等级只分为五级,A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