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融街有多少人?
先放结论,估计有10万人左右 先说观点,没有确切统计数据,所以只能是根据各种信息推算的结果。
金融街的发展可以溯源到98年亚运会之前。当年为了迎接亚运会在北京建了大批的体育场、体育馆和场馆,其中就有现在的国家体育场“鸟巢”。随着亚运会开幕,这些场馆陆续投入使用。其中就包括了当时中国网通的公司总部大楼(现在电信营业厅)以及当时的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现央行营业管理部)。这两个单位当时是亚运会的配套项目,由当时的体委下属的中国体育旅游总公司负责建设并对外招商。由于当时网络还不算普及,所以当时引进的外资主要是以线下为主,主要进行银行间债券市场和国债交易的电子化和网上化。当时第一批入驻的主要是以商业银行和国际三大清算银行为主。
98年之后,随着网络的普及,国内出现了大量的互联网企业。互联网产业作为新兴的行业需要庞大的客户群支撑其发展,而银行的庞大客户群体无疑是其最好的选择之一。因此一批互联网企业开始了与银行的合作,比如刚刚上市的携程就是最早和银行合作推出信用卡预订业务的互联网企业;如新浪、搜狐等也是从这个时候起和各大商业银行开始有了往来。不过那个时候互联网企业还相对比较弱,并没有强大的实力去吸引众多银行与其签订全面的业务合作协议,所以大部分还是采用分包式的合作模式,即每签订一个业务协议,就成立一个业务部门专门进行合作,合作周期一般是一年或者几年不等。
时间来到21世纪,尤其是2003年后,中国的金融业逐步开始开放。外资行进入中国开展业务逐渐放开,一开始的外经许可制度改为目前的备案制,之后外商可以直接在中国设立法人机构的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同时国内也陆续放开对民营资本、境外资本的准入限制。于是大量优质的客户资源都开始向金融机构聚集,这其中自然也包括越来越多的优质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一方面具有资金需求,另一方面自身又具有丰富的客户资源和销售渠道,因而成为了机构投资者追逐的对象。
在投资方式上,因为国内还未上市渠道,所以此前传统的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进行投资的方式已经开始衰落,而被新形式所代替的就是目前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将目标企业推向资本市场,这种交易结构的形成主要是因为近年来兴起的基金业的繁荣,尤其是定开型基金和结构化基金的大量出现。这类基金通过预先设定期限结构和资金退出路径,从而实现资金的循环流转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