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基金排名?
“近3年来”这个范围太大了吧,我是从2014年开始做基金研究的(其实之前也买了一些,但都是分散在多只基金里),所以我说的基金业绩是从2014年到今年8月25日的,当然基金业绩是长期业绩,短期波动不代表什么,但至少能说明一些问题。 先说我的结论:偏股混合型基金>股票指数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 我选取了主动管理能力强,同时规模合适的Top50(偏股混合型)、Top75(股票指数基金)、Top75(债券基金)以及Top50(货币市场基金)进行对比,具体的基金业绩参见下图: 我每10分计算一次业绩得分,取其平均值。然后对各种类型基金的业绩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综合业绩排名。
最后,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业绩得分9.36,股票指数型基金7.47,债券基金6.92,货币市场基金4.99; 综合来看,偏股混合型基金的表现最好,其次是大盘指数型基金;而债券基金表现排在最后,货币市场基金则处于中间位置(和股票指数型基金相比,优势不明显)。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基金的主要收益来源于标的资产的价格上涨,而当标的资产价格上涨时,不管是偏股型的基金还是股票指数型的基金,盈利都会增加。以沪深300为例,最近两年涨了这么多,如果持有上述类型的基金或者个股,收益应该都不差吧。 但是,这里可能存在一个误区,因为我们衡量基金业绩的基准往往是指数,比如沪深300、上证50等,这些指数都包含一定的估值成分,也就是说当股价上涨的时候,基金的业绩也会涨,但这只是表面现象,本质上还是要分析盈亏源头——到底是股价的上涨带来的收益,还是估值水平的提升带来的账面收益。前者是真正意义上的“价值增值”,后者所谓的“价值增加”其实是伪命题。对于投资者来说,更应该关注的是第一类收益。
为了区分这类收益,我们需要构建一个新的指标,叫做“绝对收益率”,等于基金当期收益率与同期市场指数收益率的差值,正数表示超越市场,负数则表示跑输市场。 我们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基金业绩进行分解,可以得到下表中的数据(不同风格组合的绝对收益率): 从上表可以看出,大多数风格组合的绝对收益率都是正的(只有QDII海外证券市场和债券基金是例外),这意味着它们至少能够在中长期跑赢基准指数。其中进攻型风格(全指股票、中小板、创业板)的收益最高,稳健型和平衡型(主要指股债搭配、大盘指数和小盘指数)次之,防守型最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排名顺序: 偏股混合型基金>股票指数基金>平衡型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