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的内容是什么?
所谓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由于企业的资产项目构成和其计量属性不尽相同,因而对不同的资产应采取不同的减值计量模式。资产减值主要包括固定资产价值的减值和无形资产价值的减值,计提这两种减值准备的方法在实际运用中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时,固定资产价值的降低一般比较容易量化,这种损失可以合理估计,因此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只要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两者之间的差额即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减值准备。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时,其准备金的计提并不是简单地将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而是必须通过两个指标进行测试,只有同时符合这两个指标才能计提减值准备。两个指标为:使用无形资产产生的现金流入超过运用该无形资产发生现金流出;超过部分尚可足额收回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
资产减值的核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一次转销法,也称待报废时转销,即在固定资产报废时,一次将其全部可扣除部分的折旧额转为费用(记入当期损益),以前年度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同时予以转销冲减当期未分配利润。另一种方法是分次转销法。也称按使用年限转销法,即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内平均分摊其全部可扣除的折旧额。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无形资产只能采用一次转销法,不允许采用分次转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