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职工分几种?

易钊宏易钊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国有企事业单位中,工作人员一般来说都是分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含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一线工人)三个类别。 不同类型的员工,其工作性质是有区别的;相应的,其工资、福利等也是不同的。

1.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的岗位工作就是管理,协调下属开展工作,确保单位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因此说,管理人员的岗位工作具有明显的人财物决策控制属性。这种岗位一般都要求从业人员具备相关学历背景或拥有行业领域一定的从业经验及资源,一般由内部提拔产生或者从外部引进。

2.专业技术人才。这一类人员主要是从事技术工作,具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主要掌握某一特定行业领域的专业知识技能,能够解决专业领域的技术问题;另一类是科研型人才,他们往往在某个研究领域或者专题上有深入的研究,能够独立地开展创新研究或者在某一领域填补空白。无论是哪一种专业技术人员,都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还应该保持一定的创新能力。这一类人员的招录一般通过人事考试录取,也有一些企业直接从高校引进。

3.操作人员。与以上两类人才相比,操作人员的工作更加侧重于实际能力的体现。一般来说,对操作类人员的录用,用人单位更注重任职者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作经验,对学历的要求会适当放宽。

勾婧婧勾婧婧优质答主

国有企业职工可分为固定工和劳动合同制职工。固定工具体是指1995 年3 月 10 日之前在国有企业就业的人员,在当时用工制度下其与企业建立的是事实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制职工就是指1986 年10 月 1 日《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颁布之后,与国有企业按劳动法的规定,通过签订劳动合同而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

固定工与劳动合同制职工在退休待遇上存在的最大差别就是在1995 年 3 月 10 日之前,固定工能够计算连续工龄且该连续工龄在退休时可与从事特殊工种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而劳动合同制职工的1995 年 3 月 10 日之前的连续工龄需要企业为其申报并经有关劳动行政部门确认,未予确认的按照一般情况下非国有性质用人单位中职工的工龄计算原则——以实际缴费年限为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