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企业如何走国际化?
这个问题太大了,我尝试着说说看。 先扯一个远点的蛋:当年明成祖朱棣打算迁都洛阳,派太子去勘查路况。太子带了大臣王景弘和姚广孝一起去,这一路景色宜人,民风淳朴,太子很是高兴。但是走了不久就遇到了一个小问题:当地没有旅馆,于是太子的随从就在路上挖了一个大坑,把太子放在里面,然后四散埋伏好,等晚上再回来把太子放出来。
太子当然不知道这一幕,天亮之后兴致勃勃地出去欣赏景色,却发现一群人埋着头在找什么。太子觉得很奇怪,就走过去问他们是不是在找自己。这群人听到声音抬头一看,果然是太子,顿时吓得魂飞魄散。 太子笑着对他们说,别害怕,我不是来寻你们晦气的。接着又问他们在找什么。其中一个胆子比较大一点的人回答说,我们是在找大王。太子问,找大王干什么?那人说,昨天你走以后,大王说你想看看我们这里是什么样,让我们把你画下来! 太子一听乐了,说我就是要你们画一下啊?!众人面面相觑,然后一起点头。太子笑道,那就快快画吧。边说边往旁边走去。众人忙活起来,用树叶、石片、兽皮等东西铺在地上,蘸着颜色,开始给太子画像。
这个故事据说是有出处的,具体我也没找到来源。故事里明太子是作为天朝上国的使者来的,虽然对周边有些歧视但总体还是客气的,所以当地的土著也就很客气地接待了他——毕竟当时的大明也不是吃素的。但是换作现代的制药企业想走出国门可就难了。
且不说政治制度、法律体系、文化传统等“大方向”上的区别,仅仅是语言这个“工具”就不见得能打通所有障碍。想象一下,一个中国制药企业在国外市场开拓过程中,满世界跑,遇到其他国家的人了,想和对方谈合作,结果对方听不懂你讲的汉语,你也听不懂对方讲的外语,双方鸡同鸭讲,那场面要多尴尬有多尴尬…… 所以语言不通是国际接轨的一大拦路虎。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语言”主要是英语、法语以及西班牙语,而这几个都是表音文字,也就是说通过发音就可以比较准确地写出单词。相比之下,汉字就是一个麻烦的字形文字,即使学了近百年英文,看到“中文名字”仍会误读(或自作聪明地用拼音标注)的概率还是很高的;而且表音文字只要掌握发音规则就可以拼写,而汉字则是要完全记住每一个字怎么写才能正确书写。这对计算机等技术手段来说是很简单的,因为你可以通过算法实现规则;但对人力来说这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海外华人圈子会普遍倾向于选择表音文字的西方发达国家作为定居的国家/地区。因为这个国家使用的语言跟国内差不多,那么生活在这个国家的华裔群体就可以较好地保持住自己的母语能力。如果到了另一个国家,哪怕这个国家的主体民族说的一样,但因为使用表形文字,那么想要保持住母语能力就相当于要在头脑中同时构建起两个截然不同的文字系统。这种额外负担是对脑力的极大浪费。 为了便于交流,华人为适应外国环境而改说外语是不难想象的。但改说外语的同时还保留普通话/广东话等中文方言,甚至将外语翻译成中文的情况也是存在的,因为这可以尽可能保存住自己的母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