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资产怎么出现负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将所有者权益理解为净资产,它是从一个整体的价值来考虑的。而从会计的角度来看,所有者权益包含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及未分配利润,其中,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可称为投入资本,而盈余公积及未分配利润可称为留存收益,因此,所有者权益可以理解为投入资本+留存收益。如果留存收益为正值,则所有者权益一定大于0,因此净资产不会出现负数;而当未弥补亏损超出留存收益时,就会出现所有者权益小于0的情况,即净资产为负数。
在2006版之前的会计制度中,未分配利润可以一直亏损,会计上不作任何处理,而企业弥补亏损的年限是5年,因此,一些公司连续多年亏损累积的亏损额非常大,如原深市上市公司渝开发,在1998年末,其未分配利润累积亏损203,014,433.54元,远远超出盈余公积,此时如果再出现亏损,在未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之前则不能再计提盈余公积,因此,在2006版新会计制度中规定,当盈余公积弥补亏损后,未分配利润仍有累积亏损,则在当年不能计提(或分配)盈余公积,这一规定实际上约束了未分配利润的累积亏损额度,从而会降低所有者权益小于0的出现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