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石油期货何时开业?
1.国内有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下称上能所),2013年10月9日成立,由上海市政府批准、中国证监会监管。 主要交易的产品是原油和沥青,2014年起陆续有了境外客户的授权,目前业务已经发展到了第三版。
2.上能在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力和定价权还在逐步建立过程中。从成交来看,已经是有一定的规模了,但是相对于欧美等成熟的市场来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
3.上能目前有两个品种,原油和沥青。以后会不会开通其他期货品种,这个暂时没有明确的信息。从目前国家层面来看,应该不会上新品种了,因为国内现在已经有159个期货品种,如果再上,势必会对现货市场和金融稳定带来很大冲击。所以未来上能所可能主要是优化现有品种的交易价格发现功能。
4.现在做国际市场的资金都盯着上能所,因为现在它的两个产品都是跟国外接轨的。如果价格出现大幅偏离,做市商可以顺势在上能所进行抛补/买进操作,实现盈利。当然,这种操作要建立在符合基本面情况的基础上。 如果国际形势变化剧烈,造成大宗商品恐慌性抛售或是暴涨,那么国内政策方面会进行调整吗?比如像上次糖和棉花的事件,政府急急忙忙出来调控。对于石油这类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有没有可能在出现大幅波动的时候介入?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国内的期货市场属于宏观审慎的监管框架之下;其次,必须承认的是,在现行的体制下,期货市场仍然是以套保、套利为主,对冲风险为目的,并没有完全放开。国内目前对期货市场的监管采取的是“宏观审慎+微观审慎”的双层架构,其中宏观上重点是保持经济的平稳运行,防止大的波动;微观上是防范市场操纵,维护公平。
就目前的体制而言,短期内是不可能发生政府紧急干预的情况的,最多也就是在市场严重异动的情况下,进行一些宏观上的指导——比如最近一段时间持续关注的下调保证金的比例,或是其他的措施来刺激需求等。 但是政府不可能永远无作为,随着市场风险的累积,总有个极限值,超过这个极限值之后,不排除政府会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手段进行调节——比如去年天胶的行情,显然已经超出了合理区间,最后政府出面约谈大户,停止外盘交割,才使行情出现了扭转。所以,只要基本面没有出现大幅恶化,国际局势没有出现剧烈变动,估计现货市场价格在合理的范围内,政府不会出手干预。